食藥監(jiān)總局: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

          發(fā)布時間:2015-11-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什么是食品的保質期?不同國家對食品保質期有何不同的要求?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如何處理?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食品的“保質期”。

        根據(jù)《食品安全法》和有關標準規(guī)定,食品保質期是指食品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保質期由廠家根據(jù)生產的食品特性、加速實驗或測試結果進行確定,相當于企業(yè)針對產品對消費者給出的承諾――在此期限內,食品的風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證,可以放心食用。

        保質期由兩個元素構成,一為貯存條件,二為期限,二者緊密相關,不可分割。貯存條件必須在食品標簽中標注,通常包括:常溫、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凍保存等。如果產品存放條件不符合規(guī)定,食品的保質期很可能會縮短,甚至喪失安全性保障。

        一般來說,易腐敗、易氧化的食品對保質期的要求更高,水分活度比較高、蛋白質、脂肪含量比較高的食品過了保質期更容易出現(xiàn)質量隱患,但不一定會產生危害,需要檢驗才能確定。而由于微生物、氧化或金屬離子等超標或脂肪酸敗引起的變質食品食用后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肉制品、食用油和雞蛋這三類食品尤其應注意保質期。

        專家指出,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能再銷售,必須下架。但是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感官品質的變差,仍可以繼續(xù)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飲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糧谷物制品等;也可能產品品質的影響不是很大,只是過了最佳品質期限,可以降級作飼料等。而有些食品過了保質期后可能會導致安全隱患,如微生物超標、重金屬超標、過氧化值超標,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屬罐裝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據(jù)了解,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回收后,一般采取兩種形式處理:一是焚燒銷毀或當做垃圾拋棄;二是加工成飼料,用作肥料等循環(huán)利用。

        專家建議,廣大消費者應養(yǎng)成購買食品看標簽標注保質期的習慣,不要購買和食用過了保質期的食品。

            精彩必讀
            近日,廣州地區(qū)一家醫(yī)院成功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
            ――致電影《老炮兒》劇組和國家廣電總局近日...
            國家認監(jiān)委、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今日在京簽署《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米泉市| 苍梧县| 乐陵市| 怀来县| 天柱县| 苍山县| 环江| 缙云县| 酉阳| 乡宁县| 喀喇沁旗| 云霄县| 阳春市| 石渠县| 安龙县| 边坝县| 天柱县| 博爱县| 长泰县| 芜湖县| 锡林浩特市| 怀来县| 凤庆县| 古田县| 孟村| 宁津县| 满城县| 平昌县| 永和县| 郑州市| 蒙自县| 龙江县| 中牟县| 通江县| 湟中县| 怀柔区| 武清区| 武安市| 宁夏|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