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繼公布了2016年首批抽檢不合格食品之后,近日福建省食藥監局又公布了2016年第一期的藥品抽檢結果,涉及多家制造銷售假藥的單位。
其中,福建省食藥監局在2015年第四季度抽檢結果顯示,中西藥制劑抽驗發現不合格藥品45批次,經核查為經營或使假冒藥品20批次。
根據公告,此次抽檢發現的假冒藥品包括:安徽德昌藥業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生蒲黃(20140708)、小通草(20150606)以及韭菜子(20150410);安徽嘉佑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的獨活(20150505)和地骨皮(20141109);安徽億源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的紫蘇梗(20131101)、車前子(20140801)、韭菜子(20141201)等。而部分福建醫藥公司和醫藥經營使用了以及吊銷證照或“查無此公司”的相關廠商藥品。
除了上述出現的假藥情形之外,福建省抽檢了出部分不合格藥品。其中包括:江西致和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的皂角刺(150501)性狀不合格;隴西縣寶川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金銀花(150413)性狀不合格;天津藥業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的碳酸氫鈉注射液(1409232)中可見異物;貴州天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利巴韋林注射液(14080803A)中可見異物、腎上腺色腙注射液ph值不合格;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雙嘧達莫片(1409266)性狀不合格;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藥有限公司維生素B6注射液(14070711)也被查出含有異物。
對此,福建省要求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依據藥品監管相關法律法規,對不符合標準規定的藥品涉及到的相關單位依法進行查處,并實施品種跟蹤抽樣檢驗。
對于出現的不合格問題,輔仁藥業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上述藥品在出廠時都經過嚴格檢測,未查出質量問題,可能系在物流、儲存等環節出現問題。藥品從北方運送到南方在物流過程中部分或出現受潮現象,都算是性狀問題。至于維生素B6出現異物則可能是儲存不當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