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破除“以藥養醫”

          發布時間:2016-03-1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現如今在中國,不僅有看病難的問題,看病經常被醫生“坑”也成為一種常態。經常有患者抱怨看病的醫生給開的藥太多,藥也太貴。這都突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以藥養醫”的問題。

        “以藥補醫”是中國醫療體系存在已久的頑疾,破除“以藥補醫”制度是當前醫療改革的核心任務之一。到2017年底,北京將全面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同時,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雛形,讓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得到合理體現。

        北京:兩年內徹底破除“以藥養醫”

        《北京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16日正式對外公布。根據方案,到2017年底,北京初步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扎實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雛形、初步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有效提升醫患滿意度,讓民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受鼓舞、醫院發展添活力、資金保障可持續。

        “以藥補醫”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為彌補醫藥衛生事業經費不足制定的政策,即允許醫院銷售藥品時,在進價基礎上加價15%。改革開放后,中國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后遺癥逐漸顯現,醫院賣藥越多收入越高,醫生開藥越多提成越多,使得這一政策逐步演化成一種逐利機制。

        2012年起,北京友誼醫院、朝陽醫院、積水潭醫院、天壇醫院、同仁醫院分三批推行醫藥分開的試點改革。北京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6日指出,5家試點改革醫院成功實現了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與實施了醫事服務費之間的“平移轉換”,醫院收入結構和激勵機制得到優化,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得到體現,醫生用藥行為更加合理。

        該辦公室指出,根據公布的方案,北京市行政區域內所有三級、二級、一級公立醫院均納入改革范圍。到2017年底,“以藥補醫”機制全面破除,醫療服務價格逐步理順,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衛生總費用增幅與本地區生產總值增幅相協調。

        針對當前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院門可羅雀的情況,方案指出,將扎實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醫療服務體系中不同層級、不同類型公立醫院的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城市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占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的比重逐步降低。

        業界普遍認為,中國醫生收入未能體現醫學技術對社會產生的價值。方案指出,北京將在2017年底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雛形,收入分配機制的激勵作用更加積極有效,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得到合理體現。

        根據方案,北京還將鼓勵資產多元、實行托管的公立醫院等通過多種形式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和治理機制;鼓勵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辦醫,推進醫療領域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

            精彩必讀
            近日,“十三五”醫改路線圖出爐,將會對中國人...
            餐館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給食品安全帶來潛在...
            餃子雖好吃,但有時卻讓胃感覺相當不舒服,胃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江阴市| 宜阳县| 商洛市| 普陀区| 兰州市| 六枝特区| 喀喇| 新源县| 丽水市| 射阳县| 革吉县| 吐鲁番市| 巩留县| 澄迈县| 阳谷县| 廉江市| 永定县| 台东县| 宣恩县| 芜湖县| 虹口区| 大竹县| 合肥市| 万山特区| 黄浦区| 怀集县| 华池县| 锡林浩特市| 横山县| 砀山县| 白沙| 东阳市| 犍为县| 拉萨市| 佳木斯市| 洛阳市| 抚州市| 无锡市| 逊克县|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