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每月采購200噸含硫貝
企業可節省成本36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藥企并非不了解采購含硫貝母的危害。據當地攤販介紹,含硫貝母多是被用在中成藥。“貝母的幾個品種中,作為藥材直接使用的飲片類由于把關較嚴,幾乎不存在采用含硫貝母的情況。”
在禁硫令下,為什么仍有那么多含硫貝公然流入市場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利用硫磺熏蒸可降低制藥成本是主要原因。
據了解,用硫磺對藥材進行熏蒸能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不僅可以使藥物增白,還能達到防霉、殺蟲的效果。因為硫在熏蒸過程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本身是一種強還原劑,與藥材中的水分發生化學反應后可以生成酸,起到防霉、防蟲蛀的作用,同時促進了藥材的干燥,有利于藥材的貯存。當地貝農反映,新鮮貝母一般要用硫磺薰蒸兩天兩夜,然后再在太陽底下曬三四天便成為硫磺熏蒸浙貝。
房書亭表示,一百年前人們發現被硫磺熏蒸過的中草藥容易干燥、不容易返潮,因此對難以干燥的部分中藥材采用硫磺熏蒸干燥的方法。但因藥材需求量大,為減少時間,降低成本,利用硫磺熏制的品種不斷增加。
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使用硫磺熏蒸浙貝價格的確可以低很多。《經濟參考報》記者登錄中藥材交易網站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點擊“浙貝母”品種進去后在“現貨報價”板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種浙貝母的報價,而其中“有硫”字樣赫然在目。截至5月4日,含硫浙貝母報價每公斤64元,無硫浙貝母報價則高達每公斤82元。以此計算,每購買一噸含硫貝母,企業采購成本節省18000元。按每月近200噸含硫貝母算,醫藥企業每月采購成本節省達360萬元。“現在還不是差價最多的時候,每年冬季浙貝使用旺季時,兩者差價可高達40至50元。”當地人介紹。
事實上,據知情人介紹,由于目前藥品采取政府招標統一采購,醫藥價格壓制較為嚴重,這也是藥企千方百計降成本的主要原因。“例如某藥品在安徽中標價為10元,在江西投標時就會被要求降低10%,在河南投標時,再次被要求再降,因此對于全部原材料使用優質產品的要求,企業難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