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聰明藥”走紅我國朋友圈

          發布時間:2016-05-1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韓國媒體曝出首爾許多家長給自己孩子買非常昂貴的“聰明藥”,該“聰明藥”宣稱可以“提升認知力和注意力”。近日,這股“聰明藥”之風又刮到了國內來,在微信朋友圈里也迅速傳播了起來。

        “聰明藥”盛行于微信朋友圈,折射幾大盲區:其一是法律認知的盲區。依據《藥品管理法》和《刑法》相關規定,我國嚴禁個人或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的企業銷售藥品。否則將面臨依法取締,沒收違法銷售藥品及違法所得,并處違法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構成犯罪。濫用處方權,為沒有處方的人提供處方藥,或利用網絡兜售假冒偽劣、來源不明的藥品都屬于違法行為。

        其二是監管的盲區。“聰明藥”明顯屬于違禁藥品,商家須獲得食藥監部門相關審批,但電商平臺上無資質的“聰明藥”卻隨時可見,網絡商家夸大其詞,將“聰明藥”包裝得天花亂墜,卻對其副作用閉口不談,實際上,一旦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就會出現神經過敏、焦慮、頭疼、失眠等癥狀,甚至更嚴重的會出現神經錯亂的情況。商家利欲熏心,相關監管何在?

        其三是民眾用藥知識的盲區。是藥三分毒,醫藥專家也一再強調,濫用含有興奮功效的藥物,都會上癮。后果輕則逐漸形成藥品依賴,重則影響身體健康。

        家長圈熱傳“聰明藥” 凸顯家長們的“高考焦慮”,為了在決定人生命運的高考獨木橋上搶占先機,一些家長絞盡腦汁,劍走偏鋒。然而,濫用“聰明藥”,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欲提高效率、集中注意力,選擇服用處方藥并非良策,且不說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過程,絕不止于高考一役,況且高考取得好成績,更多的在于平時的積累和勤奮學習,指望用興奮類藥物來刺激注意力,提高一時的成績,既鼠目寸光,還可能惹病上身,得不償失。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能再讓“聰明藥”泛濫于朋友圈。有關部門要及時介入,強化監管,清除違禁藥品,保障公共健康。同時,社會要加大衛生健康知識的宣傳,倡導飲食平衡、勞逸結合、適時鍛煉的健康生活理念,同時建立健全科學多元的人才評價機制,舒緩公眾焦慮尤其是高考焦慮,全方位呵護孩子健康成長,這才是合乎科學的聰明辦法,也是促進社會公平的根本之道。

            精彩必讀
            近日,廣州地區一家醫院成功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
            餐館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給食品安全帶來潛在...
            正值國際甲狀腺術中神經監測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澎湖县| 托克逊县| 稷山县| 尼木县| 洛宁县| 大邑县| 阿拉善左旗| 枞阳县| 商南县| 白城市| 林芝县| 皮山县| 乌兰浩特市| 汉源县| 宣恩县| 临桂县| 常山县| 铜山县| 嘉义县| 松滋市| 大丰市| 西盟| 泰安市| 营口市| 威远县| 泰顺县| 万盛区| 邢台市| 南阳市| 永平县| 福建省| 宁远县| 屏东市| 津南区| 涞水县| 芜湖市| 章丘市| 合肥市| 兴城市|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