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前,他還是個健康的男孩,跟所有孩子一樣愛玩好動,活潑開朗。用媽媽的話說,“本來好好的皮膚,開始瘙癢,撓了之后淌血,結痂,然后反反復復。”學校里的小朋友開始嫌棄他,陌生人看見他甚至嚇得跑開。這樣的境地,于孩子內心的傷害不言而喻。初見人時的那種“躲藏”,不知要經歷多少歲月才能平復。
噩夢開始了。從泗洪縣的鄉鎮診所,到宿遷市醫院,再到南京多家醫院,最后到上海。輾轉多地,卻一直效果不佳。
兩畝薄田,養活一家5口人。更不幸的事發生在2013年7月,王創的父親突發心梗去世。沒了丈夫,兒子患罕見病,女兒在讀書,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陳紹芳曾在朋友圈里寫到:
“好累,好煩,愁愁愁。小孩看了這么長的時間,也沒有多大療效。生活的重擔壓得我快喘不過氣來了。我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有時候真想永遠停下腳步。”
她的微信名叫“等待明天”,但面對這喘息不得的生活,明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