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節俗中,節令食品往往占有特殊位置。古人習慣以歲時節日作為向神靈獻祭的專門時間,用新收獲的黍稻制作而成的重陽糕是重陽秋祭的祭品。民俗專家蕭放說,唐宋時重陽食糕俗流行,宋人已習稱“重陽糕”。
“糕在漢語中諧音‘高’,是生長、向上、進步、高升的象征。”蕭放介紹道。而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亦記載,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更祝曰:愿兒百事俱高。作三聲?!?/p>
飲菊花酒是重陽節另一重要習俗。據公開資料顯示,菊花酒用菊花雜和黍米釀成,“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古代被認為是延年益壽的長命酒。
“菊花酒雖然達不到令人不老的神奇效果,但的確有清熱解毒、明目祛風的藥用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