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市屬醫院全部實現B超、CT及核磁分時預約,“京醫通”自助機一機搞定掛號、繳費,年底專病癥狀門診將達400余個……昨天上午,北京市醫院管理局介紹了市屬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的舉措成效以及下一步計劃,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通過“區辦市管”等形式,接下來市屬醫療資源將覆蓋門頭溝、密云和房山區,明年實現市屬優質醫療資源16個區全覆蓋。
明年市屬優質醫療資源覆蓋16區
“區辦市管”讓郊區和新城患者不進城也能享受優質醫療。北京市醫院管理局黨委常委、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蘇彥介紹說,2013年起市醫院管理局開展了市屬公立醫院托管區屬醫院探索工作。5家市屬醫院開展了6個院間托管項目,包括:市中醫院與順義區、延慶區、平谷區中醫院,兒童醫院與順義區婦幼保健院,世紀壇醫院與羊坊店醫院及婦產醫院與懷柔區婦幼保健院合作項目。
在前期托管基礎上,本市還創新實踐了“區辦市管”合作模式,即由各區政府、市醫院管理局發起,共同委托市屬醫院作為受托方,向被托管方(一般指各區區域醫療中心)提供臨床醫療、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培訓、醫院管理等管理服務的一種合作方式。“這就明確了區級層面負責辦醫職能,市級層面負責全面管理職能,打通了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通道,縱向整合了醫療資源,”潘蘇彥說,“比如友誼醫院與平谷區醫院及通州新華醫院、朝陽醫院與北京懷柔醫院合作項目。”
“目前市屬醫療資源已經覆蓋了13個區,這13個區里,有些是醫院就在該區,有些是托管的方式,”潘蘇彥介紹說,“接下來,會覆蓋到門頭溝、房山、密云等區,力爭在2018年前實現市屬優質醫療資源全覆蓋,服務16區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