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網站8日公布的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動仍均處于冬季流行高峰水平,且仍呈現上升趨勢。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8日告訴記者,雖然流感是季節性的,隨著氣候的轉變會有所改善,但現在最重要的是做好防控,控制傳染源,而不能“等”疫情下降。
據介紹,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病毒最易發生變異,常引起流行;乙型病毒則變型緩慢,流行比較局限;丙型病毒很少變異,多呈散發。
監測數據顯示,全國自2017年12月份以來,流感流行強度不斷增強,流感樣病例呈現出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3N2亞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趨勢,其中乙型流感病毒所占比例最高。
以往都是甲型流感走在流行的前列,但此次流感卻是乙型的“主場”,甚至引發了“此次流感可與SARS比肩”的言論。
“乙型流感雖然沒甲型流感變異快,但對危重病人的威脅與甲型差不多甚至更高。”曾光表示,流感也是有致命性的,特別是對孕婦、老人、兒童等人群,但不能與SARS相提并論。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二部醫生王一民表示,流感每年冬天都會流行,今年的流感患者表現跟以往差別不大,大都出現高燒、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癥狀。
王一民認為,流感與SARS相比,是夸張了,且不說流感是有藥物、可控制的,在病死率和重癥率方面也都不能相比。
據流感監測顯示,近期全國報告的流感暴發疫情起數顯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已達往年高峰水平。
“以往流感峰值多出現在1月,這次出現在12月,峰值比以往來得早,同期相比數量也就會多。”王一民說,這次流感患病人數是多一些,但沒有想象中那么嚴重。
此外,國家流感中心流行病學負責人陳濤表示,目前檢測到的主要流感病毒為乙型的Yamagata系,但前幾年,這個系的流感并沒有大范圍流行,所以人群中預先抗體比較低,這也是造成今年疫情高發的原因之一。
針對流感的防控,專家一致強調接種疫苗。
陳濤表示,盡管流感疫苗并不是100%有效,但接種疫苗依然是防控流感的最好措施,我們還是極力推薦在流行季到來之前,盡早接種流感疫苗。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