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載:“腎臟為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長發育與生殖的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相應。冬季自然界陽氣內藏,天寒地凍,萬物閉藏,最利于人體陽氣與腎精的閉藏。那么,冬季如何養腎護腎呢?
“冬者,天地閉藏,水冰地圻。”冬季萬物閉藏,自然界陰盛陽衰,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專家建議,做好以下幾點,可以冬養身心。
早睡晚起,藏腎固陽
冬天,腎臟像水一樣開始潛藏、凝滯,人體陽氣內收,精氣固藏,所以毛發黑潤、牙齒堅固,腰背挺直,反應敏捷,耳聰目明。若封藏不固,精氣就會流失,出現發枯齒搖、耳目失聰、喘息咳嗽、腰膝酸軟、二便失常等不良現象。
順從自然界的規律,人才能不干擾自身潛伏的陽氣。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就應該提早入睡、等到日光較為充足時再起床。青年人可以從深秋開始,堅持用冷水洗臉,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老年人要避免在大寒、大風、霧露中鍛煉,避免受寒,謹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冬季進補,因人而異
冬至后,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開始回升,在閉藏中含有活潑的生機。趁此時進補,藥力易于積蓄并發揮效能,是調養虛弱病癥的最好時機。
冬季進補的方法有兩大類:一類是食補,一類是藥補。陽氣虛弱、氣血不足的老人及身體虛弱的病人,推薦用食物補益,如羊肉性溫熱,可溫補強壯;雞肉偏甘溫,可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牛骨髓、蛤蟆油(別稱雪蛤膏)等,則有壯陽的作用。
此外,勤鍛煉、多練功,可以幫助養陽氣、固腎氣。
養腎,要從這6點下手
既然腎和我們的大腦關系密切,那要想記憶力好、思維敏捷,養好腎很關鍵。日常生活中養腎,不妨從以下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