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胃火內盛
胃火,即是胃熱。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等飲食不當引起的火氣,中醫稱之為胃火,通常是由濕熱、食滯兩方面原因造成。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輕微胃火盛者,好像永遠吃不飽,其實是胃熱給大腦的錯覺。到火盛至某一個階段,胃部出現發炎現象,就會變成什么都吃不下,可以說是物極必反。
中醫認為,調節胃火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過熱、甜膩的食物少吃,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并注意口腔衛生。中醫認為,蘿卜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卜汁調理治療,但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綠豆粥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清心瀉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蓮子、芡實、淮山等皆為健脾開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麥菜、西紅柿、枇杷等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
降胃火——雪梨蘿卜汁
原料:雪梨1個、蘿卜200克、蜂蜜2勺。
做法:將雪梨、蘿卜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打碎成汁,放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4、心火亢盛
常常面赤顴紅、口渴心煩,多是心火太旺,其常見癥狀還有失眠多夢、口舌生瘡、急躁易怒、小便短赤且灼熱澀痛、舌尖紅等。
心火旺盛,可適當多吃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類,多食酸棗、紅棗、百合或者干凈的動物胎盤等補養心腎之品。
虛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潤燥的冰糖蓮子湯,《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清心去熱”,除煩熱、清心火、養心安神,對于心火內熾所致的煩躁不眠具有較好的療效。
心火旺者還可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具有清心瀉火作用。
降心火——百合蓮子大棗粥
原料:取泡發百合40克、蓮子15克、大棗20克、糯米40克、大米6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洗凈后放入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清水,煮到米爛粥稠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