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過敏者 慎用藿香正氣水

          發布時間:2018-07-2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近日,杭州一名小伙中暑后喝藿香正氣水竟導致酒精過敏差點出事!提起藿香正氣水,不少街坊都不陌生,甚至還是家中的常備藥,該怎樣用才安全?對此,專家提醒說,藿香正氣水酒精含量高達40%以上,酒精過敏者慎用。

        中暑后喝藿香正氣水小伙酒精過敏急求醫

        炎炎夏日,在戶外多待一會就容易中暑。近日,杭州一名90后小伙子因中暑后服錯藥差點出大事。

        據報道,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小張,忙完一上午后覺得頭暈沒力氣,疑為中暑,便喝了兩瓶藿香正氣水。沒想到,不到5分鐘他就全身“燒”起來,皮膚通紅,緊接著感到胸悶、頭暈、肚子脹,氣喘不過來,心臟怦怦直跳,于是馬上到醫院就診。

        接診醫生發現,小張竟是酒精過敏,好在搶救及時,否則發展到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就危險了。

        酒精過敏者貿然服用甚至會休克

        廣醫三院藥學部主任藥師譚湘萍介紹,藿香正氣水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胃腸型感冒,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含有十幾種成分,除了蒼術、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等外,還含有輔料乙醇,含量為40%~50%。對于本身酒精過敏的人群來說,可引發酒精過敏反應,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就像小張那樣,服用兩瓶藿香正氣水引起了酒精過敏。

        譚湘萍提醒,已經知道自己喝酒過敏,或是涂抹酒精消毒時皮膚泛紅提示有可能酒精過敏者,莫用藿香正氣水。

        藥物雙硫侖反應甚至可導致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藿香正氣水因為含有酒精,如果與頭孢菌素類藥物、甲硝唑等藥物一起使用,還可能引起雙硫侖反應,發生乙醛積蓄,出現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視物模糊、胸悶、心悸、氣促、乏力、多汗、惡心嘔吐、腹痛,嚴重者可出現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譚湘萍介紹,雙硫侖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其實就是在飲酒或服用含酒精的飲品或藥物時,使用某些具有雙硫侖作用的藥物致體內乙醛蓄積而發生中毒的反應。這些具有雙硫侖作用的藥物可抑制我們體內乙醛脫氫酶,使乙醛不能代謝成乙酸排出體外,從而導致乙醛在體內的蓄積中毒。

        常見的具有雙硫侖作用的藥物包括一些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孟多、頭孢哌酮、頭孢美唑,還有用于抗厭氧菌的藥物如甲硝唑、替硝唑。

        對于含有酒精的藥品,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丹紅化痰口服液、左卡尼汀口服液、氫化可的松注射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等,服藥期間尤其注意不要和能引起雙硫侖作用的藥物一起使用。

        此外,譚湘萍還提醒,藿香正氣水含生半夏,應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不宜過量或長期服用;不建議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服用;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也不建議使用,確有需要應選用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不含酒精的劑型。

        中暑急救遠離高熱環境最關鍵

        “高溫環境是導致中暑的主要原因。”廣醫三院急診科主任陳德雄介紹說,人在高溫(室溫超過35℃)、高濕度、通風不良的環境中或者在熱源強輻射下,長時間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過分暴露在烈日下而又缺少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均可發生中暑。

        夏天氣溫高,容易發生中暑。一旦中暑,輕微者可出現頭暈、眼花、口渴、無力等癥狀。陳德雄提醒,如果有人出現中暑癥狀,首先應讓其迅速脫離高熱環境,移至通風的陰涼處,解開衣扣,讓其平臥,用冷水毛巾敷其頭部、扇風,并喝些清涼飲料,輕癥中暑癥狀往往較易緩解;如果是重癥中暑,出現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風、煩躁不安、肌肉疼痛、四肢無力等,應立即送醫。

              (來源:廣州日報)

            精彩必讀
            馬寶與牛黃、狗寶并稱為“三寶”,具有清熱解毒...
            近日,廣州地區一家醫院成功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
            正值國際甲狀腺術中神經監測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宁国市| 华安县| 江华| 宁晋县| 泰顺县| 五家渠市| 龙山县| 吉首市| 吴堡县| 巴林左旗| 万源市| 上高县| 罗山县| 西乡县| 门源| 屯留县| 怀远县| 延安市| 潮州市| 建始县| 西林县| 会泽县| 昌江| 珠海市| 邵东县| 青冈县| 城步| 南召县| 安达市| 剑川县| 肥城市| 永清县| 云浮市| 静安区| 宜春市| 镇坪县| 喀喇| 宜黄县| 黔江区|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