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的副作用

          發布時間:2015-03-01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側柏葉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嫩枝葉。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以夏、秋季采收者為佳。剪下大枝。干燥后取其小枝葉,扎成小把,置通風處風干,陰干,切記不宜曝曬。生用或炒炭用。那么側柏葉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側柏葉的副作用

        毒副作用: 本品毒性較小.小鼠口服60g/kg, 觀察72小時, 未見死亡, 腹腔注射水煎劑半數致死量為15.2g/kg, 水煎劑醇沉淀后的制劑半數致死量為30.5g/kg.

        〖醫家論藥〗

        “側柏葉, 味苦而微溫, 義應并于微寒, 故得主諸血崩中赤白.若夫輕身益氣, 令人耐寒暑, 則略同于柏實之性矣.惟生肌祛濕痹, 乃其獨擅之長也.”(《本草經疏》)

        “側柏葉, 止流血, 去風濕之藥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 血熱流溢于經絡者, 搗汁服之立止;凡歷節風痱周身走注, 痛極不能轉動者, 煮汁飲之即定.惟熱傷血分與風濕傷筋脈者, 兩病專司其用.但性味苦寒多燥, 如血病系熱極妄行者可用, 如陰虛肺燥, 因咳動血者勿用也.如痹病系風濕閉滯者可用, 如肝腎兩虧, 血枯髓敗者勿用也.”(《本草匯言》)

        “側柏葉, 味苦滋陰, 帶澀斂血, 專清上部逆血.又得陰氣最厚, 如遺精、白濁、尿管澀痛屬陰脫者, 同牛膝治之甚效.”(《藥品化義》)

        “柏葉, 性寒而燥, 大能伐胃, 雖有止衄之功, 而無陽生之力, 故亡血虛家不宜擅服.然配合之力, 功過懸殊, 如《金匱》柏葉湯, 同姜、艾止吐血不止, 當無此慮矣.若《濟急方》同黃連治小便血﹔《圣濟總錄同芍藥治月水不斷, 縱借酒之辛溫, 以行苦寒之勢, 但酒力易過, 苦寒長留, 每致減食作瀉, 淤積不散, 是豈柏葉之過歟?”(《本經逢原》)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丹江口市| 黔南| 丰宁| 尚义县| 绿春县| 交口县| 芒康县| 永靖县| 嵩明县| 改则县| 阳新县| 栾城县| 观塘区| 龙州县| 永济市| 威远县| 贵定县| 泸定县| 同仁县| 虎林市| 延津县| 岳阳市| 肇东市| 和田市| 东阳市| 萨嘎县| 九江县| 札达县| 临猗县| 大余县| 阆中市| 布尔津县| 芦山县| 铜川市| 体育| 漠河县| 绥化市| 宁城县| 汾西县|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