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的簡介、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布時間:2015-03-23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月季花為薔薇科植物月季花半開放的花。 那么月季花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月季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康網小編來了解一下中藥月季花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月季花的簡介

        【通用名稱】月季花

        【其他名稱】月季花 (《綱目》)

        【異名】四季花(《益部方物略記》),月月紅、勝春、斗雪紅(《綱目》),月貴花、月記(《南越筆記》),月月開(《分類草藥性》),長春花(《現代實用中藥》),月月花(《貴州民間方藥集》),艷雪紅、綢春花(《泉州本草》),月季紅(《陜西中藥志》),勒泡(《湖南藥物志》),月光花、銅棰子、四季春 (《閩東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月季花半開放的花。

        【植物形態】月季花 常綠直立灌木。枝圓柱形,有三棱形鉤狀皮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5,稀為7枚;小葉有柄,柄上有腺毛及刺;小葉片闊卵形至卵狀長橢匱形,長2~7 厘米,寬1~4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邊緣有尖鋸齒;總葉柄基部有托葉,邊緣具腺毛。花通常數朵簇生,稀單生,紅色或玫瑰色,重瓣;總苞2,披針形,先端長尾狀,表面有毛,邊緣有腺毛;花萼5,向下反卷,有長尾狀銳尖頭,常羽狀裂,外面光滑,內面密被白色綿毛;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形,脈紋明顯,呈覆瓦狀排列;雄蕊多數,著生于花萼筒邊緣的花盤上;雌蕊多數,包于壺狀花托的底部,子房有毛。果實卵形或陀螺形。花期5~9月。 生于山坡或路旁。我國各地普遍栽培。 本植物的根(月季花根)、葉(月季花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夏、秋采收半開放的花朵,晾干,或用微火烘干。

        【藥材】干燥的花朵呈圓球形,雜有散碎的花瓣。花大小約1.5~2厘米,呈紫色或粉紅色。花瓣多數呈長圓形,有紋理,中央為黃色花蕊,花萼綠色,先端裂為5 片,下端有膨大成長圓形的花托。質脆,易破碎。微有清香氣,味淡微苦.以紫紅色、半開放的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產。

        【性味】甘,溫.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閩東本草):"性平,味淡,無毒。"

        月季花的功效與作用

        活血調經,消腫解毒。治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跌打損傷,血瘀腫痛,癰疽腫毒。 ①《綱目》:"活血消腫,敷毒。" ②《分類草藥性》:"止血。治紅崩、白帶。" ③《現代實用中藥》:"活血調經。治月經困難,月經期拘攣性腹痛.外用搗敷腫毒,能消腫止痛。" ④《泉州本草》:"通經活血化瘀,清腸胃濕熱,瀉肺火,止咳,止血止痛,消癰毒。治肺虛咳嗽咯血,痢疾,瘰疬潰爛,癰疽腫毒,婦女月經不調。"

        月季花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月季花的選方

        ① 治月經不調:鮮月季花每次五至七錢,開水泡服,連服數次。(《泉州本草》) ②治肺虛咳嗽咯血:月季花合冰糖燉服。(《泉州本草》) ③治筋骨疼痛,腳膝腫痛,跌打損傷:月季花瓣干研末,每服一錢,酒沖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產后陰挺:月季花一兩燉紅酒服。(《閩東本草》)

        拓展閱讀:月季花的性味

        甘,溫. ①《綱目》:"甘,溫,無毒。" ②《閩東本草):"性平,味淡,無毒。"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东方市| 尚志市| 松桃| 阿克| 将乐县| 瓦房店市| 辛集市| 灵武市| 通许县| 宜良县| 商丘市| 乌审旗| 岳阳市| 英德市| 遵义县| 独山县| 古浪县| 合水县| 洛隆县| 琼海市| 苍山县| 磐石市| 米林县| 淮北市| 临汾市| 连州市| 鄂尔多斯市| 措美县| 霍山县| 工布江达县| 密云县| 恩平市| 扶风县| 顺义区| 肥城市| 丹巴县| 宾川县| 博客| 台东市| 乌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