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圖片簡介及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15-04-13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苦參圖片】:














        【苦參的來源】:為豆種植物苦參的根。春、秋采收,以秋采者為佳。挖出根后,去掉根頭、須根,洗凈泥沙,曬干。鮮根切片曬干,稱苦參片。

        【苦參的原形態】:苦參,又名:水槐(《本經》),地槐、菟槐、驕槐、白莖、虎麻、岑莖、祿白、陵郎(《別錄》),野槐(《綱目》),山槐子、白萼。

        亞灌木,高50~120厘米。根圓柱狀,外皮黃色。莖枝草本狀,綠色,具不規則的縱溝,幼時被黃色細毛。單數羽狀復葉,互生;下具線形托葉;葉片長20~25厘米,葉軸上被細毛;小葉5~21枚,有短柄,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圓形或鈍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總狀花序頂生,長10~20厘米,被短毛;苞片線形;花淡黃白色;萼鐘狀,稍偏斜,先端5裂;花冠蝶形,旗瓣較其他的花瓣稍長,先端近圓形;雄蕊10,花絲離生,僅基部愈合;雌蕊1,子房上位,子房柄被細毛,花柱纖細,柱頭圓形。莢果線形,先端具長喙,成熟時不開裂。種子通常3~7枚,種子間有縊縮,黑色,近球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苦參的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平原、路旁、沙質地和紅壤地的向陽處。我國各地皆有分布。全國各地均產,以山西、湖北、河南、河北產量較大。

        【苦參的性狀】:干燥根呈圓柱形,長10~30厘米,直徑1~2.4厘米。表面有明顯縱皺,皮孔明顯突出而稍反卷,橫向延長。栓皮很薄,棕黃色或灰棕色,多數破裂向外卷曲,易剝落而顯現黃色的光滑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粗纖維狀。橫斷面黃白色,形成層明顯。氣刺鼻,味極苦。苦參片為斜切的薄片,形狀大小不一,斜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5厘米,寬1~1.5厘米,厚約2~5毫米。質堅硬,切面淡黃白色,有環狀年輪,木質部作放射紋。以整齊、色黃白、味苦者為佳。

        【苦參的藥材鑒別】:

        苦參的性狀鑒別:根長圓柱形,下部常分枝,長10-30cm,直徑l-2.5cm。表面棕黃色至灰棕色,具縱皺紋及橫生皮孔。栓皮薄,常破裂反卷,易剝落,露出黃色內皮。質硬,不易折斷,折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氣做,味苦。以條勻、斷面黃白、味極苦者為佳。

        苦參的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層為8-12列細胞,有時栓皮剝落。韌皮部有多數纖維常數個至數十個成束。束間形成層有的不明顯。木質部自中央向外分叉為2-4束,木質部束導管l-2列,直徑至72μm,木纖維常沿切向排列。射線寬5-15列細胞,中央有少數細小導管及纖維束散在。薄壁細胞中含眾多淀粉粒及草酸鈣方晶。

        苦參的粉末特征:淡黃色。

        ①纖維眾多成束,非木化,平直或稍彎曲,直徑11-27μm,纖維周圍的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②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淡黃色或黃色,直徑27-126μm,具緣紋孔橢圓形,排列緊密,有的數個紋孔口連成線狀。

        ③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多層重疊,平周壁表面有不規則細裂紋。

        ④薄壁細胞類圓形或類長方形,有的垂周壁呈不均勻連珠狀,胸腔內含細小草酸鈣針晶,長達11μm。此外,有眾多淀粉粒及少數石細胞。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川县| 沈丘县| 分宜县| 怀柔区| 通渭县| 梁平县| 太仆寺旗| 巴林右旗| 济南市| 浪卡子县| 绥滨县| 新乡市| 澄迈县| 皋兰县| 延长县| 恩平市| 怀远县| 巴彦淖尔市| 华坪县| 临武县| 淮安市| 都昌县| 张家川| 卫辉市| 体育| 许昌市| 河津市| 白玉县| 鄂尔多斯市| 六盘水市| 辽阳市| 茌平县| 正安县| 时尚| 青浦区| 弥渡县| 石家庄市| 新泰市| 自治县| 开阳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