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簡介圖片和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15-04-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山藥,通稱薯蕷。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常帶紫色,塊根圓柱形,葉子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花乳白色,雌雄異株。塊根含淀粉和蛋白質,可以吃。

        明朝龔延賢所著《壽世保元》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長肌肉,久服聰耳明目標上品《日華子本草》說山藥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本草綱目》以為,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外相《新修本草》說薯蕷日干搗細,食之大美,久服輕身,不饑延年。清代醫學家李修園說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端幮员静荨穭t以為,山藥能補五勞七傷,去涼風,鎮心神,安靈魂,補心氣缺少,開達心孔,多記事。

        山藥在現代

        現代藥理鉆研證實,懷山藥具有營養滋補、誘生攪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力、調度內排泄、補氣通脈、鎮咳祛痰、平喘等感化,能改善冠狀動脈及微輪回血流,可治療慢性氣管炎、冠芥蒂、心絞痛等。鐵棍山藥具有補氣潤肺的功用,既可切片煎汁當茶飲,又可切細煮粥喝,對虛性咳嗽及肺癆發燒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療結果。春季天氣較枯燥,易傷肺津,招致陰虛,出現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癥,此時進補山藥最為適合,因山藥是安然平靜之品,為滋陰養肺之上品。

        山藥藥材概述

        【來源】該品為薯蕷科植物薯蕷 的干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切去根頭,洗凈,除去外皮及須根,用硫黃熏后,干燥;也有選擇肥大順直的干燥山藥,置清水中,浸至無干心,悶透,用硫磺熏后,切齊兩端,用木板搓成圓柱狀,曬干,打光,習稱“光山藥”。

        【性狀】該品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15~30cm,直徑1. 5~ 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須根痕,偶有淺棕色外皮殘留。 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 無臭,味淡、微酸,嚼之發粘。光山藥呈圓柱形,兩端平齊,長 9~18cm,直徑1. 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黃白色。

        【鑒別】淀粉粒單粒扁卵形、類圓形、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 8~35μm,臍點點狀、人字狀、十字狀或短縫狀,可見層紋;復粒稀少,由 2~3 分粒組成。

        草酸鈣針晶束存在于粘液細胞中,長約至 240μm,針晶粗 2~5 μm。

        具緣紋孔、網紋、螺紋及環紋導管直徑12~48μm。

        【性味與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麩炒山藥補脾健胃。

        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用法與用量】15~30克。

        【禁忌】該品養陰能助濕,所以濕盛中滿、或有積滯、有實邪者不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食用山藥一般無明顯禁忌癥,但因其有收斂作用,所以患感冒、大便燥結者及腸胃積滯者忌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存儲運輸

        由于含有多量的粘液和淀粉,如果受潮則易變軟發粘, 兩個星期左右就會發霉, 皮色變黃, 并最易生蟲,故在貯藏過程中應防止濕氣的侵入.其具體方法是:宜用木箱包裝, 箱內用牛皮紙鋪墊, 箱角襯以刨花或木絲, 然後將山藥排列整齊裝入,上面同樣蓋紙, 釘箱密封, 置於通風、涼爽、干燥處所.其貯藏處應稍墊高, 離墻堆放,以利通風透氣; 梅雨季節之前, 應開箱曝曬, 并用硫磺預熏一次, 在夏季中再熏一次.這樣就可以安全度夏; 春末至秋初,應每個星期檢查一次.如發現輕微的霉點, 可在陽光下攤曬, 再用刷子、紗布或銼刀除去霉斑, 然後以山藥粉拌之,曬干(如太陽過烈,可在山藥上面遮蓋薄紙,以免曬裂發黃).

        山藥薯塊耐寒,必要時可以就地貯存,延遲至次年3月上中旬采收。也可用土窯貯藏,窖中山藥與沙土相間層積貯藏,最后覆土呈屋脊形,上蓋稻草防止雨水侵入。窖內保持10℃~15℃,一直可貯存到次年4~5月。山藥塊莖休眠期較耐低溫,在短期-4℃以下不表現凍害。適宜的貯藏溫度為0℃~2℃,相對濕度90%左右。常用的貯藏方法如下:

        1.溝藏法:挖1~2米深、寬1米左右的溝,挖出的山藥立即排放入溝,一層山藥一層土,不超過80厘米,頂部蓋一層細土。隨著氣溫下降,加蓋覆土,以凍土層距山藥頂部厚度5~10厘米為宜,可貯藏至翌年3~4月。

        2. 埋藏法:又稱沙藏法。在倉庫或室內的水泥坪上,用磚砌起高1米左右的埋藏坑。在坑底鋪上10厘米的干凈細砂或細土。把經挑選的山藥按次序平放在沙上,一層山藥一層細沙,堆至離坑口10厘米左右時,再用細泥或黃沙密封。每隔一個月倒動檢查一次。山藥也可放在筐、箱內用沙埋藏。

        3.筐藏法:把日曬消毒的稻草或麥草鋪墊在消過毒的筐或箱四周。然后把選好的山藥逐層堆至八分滿,上面用麥草覆蓋。最后堆放在庫房內,保持庫內適溫,為防止地面濕氣,可在筐底墊上磚頭或木板。

        怎樣選購

        1.首先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

        2.其次看須毛,同一品種的山藥,須毛越多的越好。須毛越多的山藥口感更面,含山藥多糖更多,營養也更好。

        3.最后再看橫切面,山藥的橫切面肉質應呈雪白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呈黃色似鐵銹的切勿購買。

        注意:如果表面有異常斑點的山藥絕對不能買,因為這可能已經感染過病害。還要注意山藥斷面應帶有黏液,外皮無損傷。山藥怕凍、怕熱,冬季買山藥時,可用手將其握10分鐘左右,如山藥出汗就是受過凍了。掰開來看,凍過的山藥橫斷面黏液會化成水,有硬心且肉色發紅,質量差。

        真偽辨別

        真品

        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縱溝、縱皺紋及須根痕,偶有淺棕色外皮殘留。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性,有細小點狀突起。氣微、味淡、微酸,嚼之發黏。

        偽品

        木薯:常呈切片狀,外皮多已除去,殘留外皮棕色或棕褐色,切面白色,粉性,近皮部可見明顯的筋脈環紋,中央有一小木心,有的顯裂隙,手摸有滑石粉樣的感覺。氣微、味淡。

        參薯:呈不規則圓柱形或圓錐形,殘留栓皮較厚,黃褐色或紅褐色,木質斑塊鮮土黃色(為石細胞),較易剝落。質堅實,斷面淡黃白色,粉性,有少數淡棕色點狀物。無臭,味甘,微酸,嚼之發黏。

        番薯: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厚片,殘存的外皮較厚淡紅色或灰褐色。切面白色或淡黃白色,稍具彈性,可見淡黃棕色的“筋脈”點或線紋,近皮部可見一圈淡黃棕色環紋。質脆,粉性、味甘甜。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南昌县| 宁强县| 台湾省| 虞城县| 永城市| 循化| 旺苍县| 天台县| 古蔺县| 彰化市| 大渡口区| 三原县| 汉沽区| 佛学| 巍山| 日喀则市| 嘉峪关市| 腾冲县| 万宁市| 长宁县| 陆河县| 海丰县| 琼结县| 中牟县| 房产| 樟树市| 松桃| 亳州市| 大理市| 新乐市| 伊川县| 庆城县| 平谷区| 应城市| 梁河县| 车险| 根河市| 石门县| 盐源县| 巴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