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發布時間:2015-04-29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味甘性平的甘草具補中益氣、瀉火解毒、潤肺祛痰、緩和藥性、緩急定痛的功效。我國現今臨床常用的700余種中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當推甘草。在中草藥的歷史上,甘草可謂是“國老”了。

        在浩如煙海的中藥王國里,甘草是本草國里的"國老"。我國現今臨床常用的700余種中藥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當推甘草。據統計,甘草的處方率在79%以上。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其入藥的歷史都很悠久,從有文字記載的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 000多年的歷史。

        在我國,甘草始載于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古書《爾雅》中,藥用則首見于漢朝的《神農本草經》一書。

        東西方的古人對甘草的應用有所不同,東方多用作解毒劑,西方則用于祛痰和鎮咳。

        在我國第一部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中,把甘草列為上品。說其能"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梁朝名醫陶弘景所輯《名醫別錄》稱其為靈草、蜜草和國老,并譽之為"眾藥之王"。唐朝名醫甄權稱甘草能"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宋朝蘇頌的《圖經本草》上曾記載:在當時的湖廣地區,人們外出旅行,隨身必帶甘草數段,以備不時之需。凡就餐前先試服少量飲食,再取甘草嚼汁,若經此不吐者,證明食物無毒,便可放膽享用。江浙民間常在嬰兒手腕上縛一段甘草,任其吮吸,既甜且有益無害。

        祖國醫學認為,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蜜炙用,可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等;生用,可治療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現代醫藥學已證實甘草確有較好的解毒功能,可消除和降低氯化銨、組織胺、水合氯醛、苯、砷、汞等的毒性,對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而且也證明它能治療諸般咳嗽,還能抑制胃酸分泌,從而對胃腸道潰瘍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甘草還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膽固醇,以及具有鎮痛、抗驚厥的功用。此外,由于甘草獨具甘味,又有緩和其他藥味性能之作用,故在復方中能起到協調各藥,"補偏糾弊"的作用。

        據日本、美國醫學家的研究發現,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其抑制率達78%。將甘草甜素加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細胞中,可導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細胞死亡。日本東京的南谷干夫醫生試用甘草甜素治療8例艾滋病患者,病人的免疫功能均有明顯增強。這充分說明甘草對艾滋病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美國也有類似報道。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黎川县| 大厂| 囊谦县| 平凉市| 赤城县| 淳化县| 本溪市| 禹城市| 汉沽区| 安丘市| 蓬安县| 西吉县| 桓仁| 吉木萨尔县| 德州市| 原阳县| 民县| 盐亭县| 罗山县| 泰安市| 延庆县| 成安县| 鄂尔多斯市| 台州市| 淳安县| 手游| 清原| 东安县| 馆陶县| 宜兰县| 郯城县| 富宁县| 深泽县| 林州市| 梅州市| 迁西县| 永康市| 沂南县| 彭山县| 博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