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簡介圖片和鑒別

          發布時間:2015-05-0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柴胡簡介

        柴胡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對柴胡的植物形態多有記述。《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陜、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圖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圖,以及《本草綱目》的竹葉柴胡圖,《救荒本草》、《植物名實圖考》的柴胡圖,均為柴胡屬植物。柴胡屬于灌木,一般高40–70厘米。通常從基部分出數莖,莖基部木質化,上部多次分枝。葉為寬或窄的披針形,背面具有5–7條明顯突起的縱脈,基生葉和下部的莖生葉有長柄,葉片較大;莖上部的葉小,披針形或線形。傘形花序常有傘幅10–15,傘幅長2–3厘米,形成開展疏散的圓錐花序;總苞片4–6,披針形,長0.5–1厘米,寬1–3毫米,向后反折,頂端漸尖;小總苞片通常5,少數7,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毫米,寬1–2毫米,亦向后反折;花瓣淡黃色。雙懸果長圓狀橢圓形,油管在每棱槽中通常1條,少數2–3條。花期6–7月,果期7–8月。

        品種分類

        北柴胡

        特點: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片狀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特點:根莖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緊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大葉柴胡特點:葉較寬,長圓形或廣披針形,小傘梗細如絲狀。比小總苞長3-4倍。生于林內及灌木叢中。

        狹葉柴胡

        特點:主根多單生,棕紅色或紅褐色;莖基部常被棕紅色或黑棕色纖維狀的葉柄殘基;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7~17cm,寬2~6 mm,有5~7條平行脈;復傘形花序多數;總苞片1~3,條形,傘幅5~13,小總苞片4~6,花梗6~15;雙懸果棱粗而鈍。

        醋柴胡

        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醋炙能緩和升散之性,增強疏肝止痛作用,適用于肝郁氣滯的脅痛、腹痛及月經不調。常與枳殼、香附、川芎等同用。

        鱉血柴胡

        苦,微寒。歸肝、膽經。鱉血炙能抑制升浮之性,增強清肝退熱、截瘧功效。常與青蒿、地骨皮、白芍、石膏、知母等同用,增強表里退虛熱作用。

        中藥屬性藥材簡述

        藥名:柴胡

        漢語拼音:Chái Hú

        拉丁名:Radix Bupleuri

        別名:茈胡、地薰《神農本草經》、山菜、茹草《吳普本草》,柴草《品匯精要》。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肺經、脾經。

        功能: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主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

        藥材:柴胡用法用量:煎服,3~10克。解表退熱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陽舉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生態環境:生于沙質草原、沙丘草甸及陽坡疏林下。

        資源分布:原產中國,主產于湖北、四川等地。朝鮮、日本、蘇聯也有分布。

        南柴胡

        藥材基源:該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按性狀不同,前者習稱“北柴胡”,后者稱“南柴胡”。

        北柴胡

        采收儲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沙,切段,曬干。全草則在春末、夏初拔起全草曬干

        炮制:

        柴胡: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醋柴胡:取柴胡片,照醋炙法炒干。

        生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北柴胡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 ,直徑0.3~0.8cm。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 個莖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理化鑒別

        1.取該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

        2.取該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80℃水浴回流1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5ml,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各含0.5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 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6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黃色熒光斑點。

        藥材炮制

        1.柴胡 將原藥除去雜質、殘莖及須根,洗凈,潤透,切成約4毫米厚片,干燥,篩去灰屑。

        2.醋柴胡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勻,吸盡,悶潤,用文火炒干。每100公斤柴胡片,用米醋20公斤。

        3.鱉血柴胡 先將肇血與黃酒混和,濾過,再與柴胡片拌勻,吸盡,悶潤,曬干或低溫烘干。每10公斤柴胡.用整血1.25公斤、黃酒1.25公斤。炮制研究進展:略

        〖藥材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炮制品貯于干燥容器內,密閉。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海县| 茂名市| 锡林浩特市| 建德市| 保山市| 台江县| 卫辉市| 缙云县| 富民县| 庆城县| 喀喇沁旗| 合川市| 无锡市| 临夏县| 龙陵县| 道真| 台北市| 镇赉县| 林甸县| 龙州县| 荣昌县| 饶河县| 平凉市| 内江市| 康平县| 疏勒县| 临朐县| 贺兰县| 广元市| 牙克石市| 博白县| 齐河县| 二连浩特市| 永济市| 长垣县| 贵州省| 衡水市| 呼玛县| 枣庄市| 庐江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