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的簡介圖片和鑒別

          發布時間:2015-09-19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生地簡介

        生地也叫生地黃,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鮮或干燥的塊根。主產于我國河南、河北、內蒙古及東北。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秋季采挖,鮮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黃為生地黃經加黃酒拌蒸至內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切厚片用。生地黃有清熱涼血、益陰生津之功效。李時珍對生地黃的評價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輕身不老。”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5-40厘米,全植株被灰白色長柔毛和腺毛,根壯莖肥厚肉嫩,呈塊狀,圓柱形或組錘形,直徑2.5~5.5厘米,表面橘黃色,有半月形節及芽痕,莖生葉叢生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某部漸窄,下成生葉柄,邊緣具有不整齊鈍齒,葉上面多皺,下面帶紫色。4~5月間花望從葉叢中抽出,僅有少數較小的無柄落片葉,花塞頂端有稀疏的總狀花序;花等種狀,5淺裂;花冠紫紅色,里面常有黃色帶紫的條紋,長約4厘米,花冠管稍彎曲,尖端5淺裂,呈二唇形。雄蕊4,二強,著生于花冠管的近基部處,子房上位,2室,花柱單一柱頭膨大,蒴果卵形或頂端有宿存花柱,基都有宿萼。

        生長特性

        生地對氣候條件要求不太嚴,但要求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排水良好,上層深厚、肥沃而疏松的壤土和砂壤上。過較過沙的土壤,蔭蔽處生長不好。低洼或鹽堿地采取輪作,忌連作。

        生地與熟地區別

        生地黃:多呈不規則的團快狀或長圓形,中間膨大,兩段稍細,長6~12cm,直徑3~6cm,有的較細,長條狀,稍扁而彎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極皺縮,具不規則的橫曲紋。體重,質較軟而韌,不易折斷,斷面棕黑或烏黑色,有光澤,具粘性。味微甜。[3]

        熟地黃:為不規則的塊片、碎塊,大小、厚薄不一。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端面烏黑色,有光澤、味甜。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吉沙县| 密云县| 安远县| 大英县| 米林县| 双牌县| 临沭县| 景宁| 襄垣县| 宁阳县| 嘉义市| 许昌市| 绿春县| 乌鲁木齐县| 葵青区| 巴塘县| 乃东县| 丰顺县| 罗平县| 寻甸| 南开区| 军事| 赤峰市| 庐江县| 双城市| 沙田区| 溆浦县| 阿克| 英超| 德庆县| 特克斯县| 潜江市| 太仓市| 大英县| 五原县| 洪江市| 剑阁县| 施甸县| 山阴县| 汕头市|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