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熟地的禁忌

          發布時間:2016-07-21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生地是我國常用的大宗中藥。近年來研究人員對其不同炮制方法的生地、熟地的藥理作用及其在臨床配伍研究應用有較多研究。

        生地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塊根入藥。地黃始載于《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其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河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均有大量生產,但以“古懷慶府”(今河南的溫縣、沁陽、武陟、孟縣等地)一帶的懷慶地黃栽培歷史最長,為地道產區,系著名“四大懷藥”之一。干燥者稱“生地黃”,習稱“生地”,酒浸拌蒸制后再干燥者稱“熟地黃”,習稱“熟地”

        生地苦寒清熱,甘寒質潤養陰,為清涼滋潤之品,擅長于滋陰清熱涼血。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腸。主要用于瘟病熱入營血癥;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諸出血癥;還治熱病后期傷陰,陰虛發熱,內熱消渴的陰虛癥;對于陰虛腸躁便秘可引起增水行舟的作用。因本藥寒滑膩滯,脾虛食少便溏及溫滯中滿者忌用。

        熟地味甘微溫質潤,入肝腎二經,既善補血滋陰,又能補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虛陰虧精少之癥。主要功能養血滋陰、補精益髓,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崩漏及腎陰不足的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癥,還可治精血虧虛的腰酸、腳軟、頭昏眼花、耳聾耳鳴、須發早白等。因本藥性質滋膩,易礙消化,在使用時易與健胃藥和砂仁、陳皮等同用。脾胃氣滯,痰濕內阻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秭归县| 治县。| 云林县| 保亭| 遵义县| 贡山| 闽侯县| 龙里县| 石柱| 保定市| 会东县| 邛崃市| 本溪市| 九江县| 大悟县| 隆回县| 临海市| 遂昌县| 苏尼特左旗| 舒兰市| 城步| 和硕县| 开远市| 江门市| 弋阳县| 密山市| 廉江市| 成安县| 寿光市| 宜兰县| 丹棱县| 肥乡县| 丽水市| 林州市| 洛浦县| 肇州县| 安庆市| 宣城市| 洪泽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