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圖片簡介及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15-10-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黃連圖片】:











        【黃連的植物形狀】:

        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根莖黃色,常分枝,密生多數須根。葉全部基生;葉柄長5-12(-16)cm;葉片堅紙質,卵狀三角形,寬達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細柄,卵狀菱形,長3-8cm,寬2-4cm,頂端急尖,羽狀深裂,邊緣有銳鋸齒,側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脈被短柔毛。花葶l-2,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傘花序,有花3-朵;總苞片通常3,披針形,羽狀深裂,小苞片圓形,稍小;萼片5,黃綠色,窄卵形,長9-12.5mm;花瓣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7mm,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數,外輪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長;心皮8-12,離生,有短柄。蓇葖果6-12,長6-8mm,具細柄。種子7-8粒,長橢圓形,長約2mm,寬約0.8mm,褐色。花期2-4月,果期3-6月。

        三角葉黃連,根莖黃色,不分枝或少分枝,節間明顯,密生多數細根,匍匐莖橫走。葉片卵形,寬達15cm,3全裂;中央裂片三角狀卵形,長3-12cm,寬3-10cm,羽狀深裂,深裂片多少彼此密接。花瓣近披針形,雄蕊短,僅為花瓣的1/2左右。

        云南黃連,根莖黃色,節間密,較少分枝,生多數須根。葉片卵狀三角形,長6-12cm,寬5-9cm,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狀菱形,先端長漸尖至漸尖,羽狀深裂,深裂片彼此流離,相距最寬處可達1.5cm。花瓣匙形至卵狀匙形,先端鈍。

        黃連藥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連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以上三種分別習稱“味連”、“雅連”、“云連”。


        【黃連的鑒別方法】:

        1、味連:藥材多數聚集成簇,常常彎曲,形如雞爪,習稱“雞爪連”,其單枝根莖長3-6厘米,直徑0.3-0.8厘米。表面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有須根及須根殘基。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其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余的莖或葉柄。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有時中空。氣微,味極其苦。

        2、雅連:藥材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形如“蠶狀”,微彎曲,長4-8厘米,直徑0.5-1厘米,“過橋”較長。頂端有少數殘基。以身干,粗壯,無須根,形如蠶者為佳品。

        3、云連:藥材彎曲呈鉤狀,形如“蝎尾”,多為單枝,較細小。以干燥、條細、節多、須根少,色黃者為佳品。

        【黃連的真偽辨別】:

        黃連與黃芩皆味苦,性寒,色黃,同歸于膽、胃、大腸經,皆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治腸辟、下痢等濕熱為患之疾,功能有些相似,為臨床上所常用。然而,二藥無論從藥性及其治療病癥來說,又確有所差異。

        黃連與黃芩的異同點在于:黃連偏于入心,長于清火解毒,性燥,為心胃之劑,主治心中煩,兼治心下痞,下利,能調胃厚腸,治濕阻生熱,止消渴,解巴豆毒,擅除水火相亂之病及蔓延淹久之證。黃芩則長于清肺熱,其性雖寒而不燥、能治熱陰生濕,主治煩熱而出血者,治氣熱攻血之出血證及小腹絞痛或小兒腹痛,能安胎及治燙傷火瘍等。黃連與黃芩,性相近而又各有專長,故二藥配伍則更能發揮協同作用,而清化濕熱之效益顯。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冈县| 柳林县| 平乡县| 禹城市| 五莲县| 墨江| 泌阳县| 辰溪县| 岚皋县| 桦甸市| 四会市| 两当县| 贵州省| 武鸣县| 岱山县| 星子县| 西华县| 廊坊市| 杂多县| 宜宾县| 东宁县| 万全县| 建水县| 甘南县| 温泉县| 漯河市| 兴义市| 新绛县| 吴川市| 延长县| 玉田县| 双鸭山市| 陇川县| 德令哈市| 额尔古纳市| 荣昌县| 文山县| 南华县| 合山市| 中阳县|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