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的簡介、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fā)布時間:2015-11-12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中藥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的特有藥物,那么你知道中藥烏藥嗎?烏藥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烏藥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康網小編來了解一下烏藥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烏藥的簡介:

        【化學成份】根含多種倍半萜類成分香樟烯、香樟內酯、羥基香樟內酯、烏藥醇、烏藥醚、異烏藥醚、烏藥酮。

        【炮制】揀去雜質,分開大小條,用水泡透,根據季節(jié)注意換水,防止發(fā)臭,及時撈出切片。如已在鮮時切片者,篩去灰屑。

        【性味】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②《藥品化義》:"味辛帶微苦,性溫。"

        【歸經】入脾、肺、腎、膀胱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④《本草從新》:"上入脾、肺,下通膀胱與腎。"

        烏藥的功效與作用:

        順氣,開郁,散寒,止痛。治氣逆胸腹脹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腳氣,小便頻數(shù)。

        烏藥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磨汁或入丸、散。

        烏藥的禁忌注意:

        氣虛、內熱者忌服。

        烏藥的選方:

        ①治風氣攻疰四肢,骨節(jié)疼痛,遍身頑麻,頭目旋暈;癱瘓,語言蹇澀,筋脈拘攣;腳氣步履艱難,腳膝軟弱;婦人血風,老人冷氣,上攻胸臆,兩脅刺痛,心腹膨脹,吐瀉腸嗚:麻黃(去根、節(jié))、陳皮(去瓤)、烏藥(去木)各二兩,白僵蠶(去絲、嘴,炒)、川芎、枳殼(麩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兩,干姜(炮)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七分,溫服。(《局方》烏藥順氣散)

        ②治冷氣、血氣、肥氣、息賁氣、伏梁氣、奔豚氣,搶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絕:天臺烏藥(小者,酒浸一夜,炒)、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為末,溫酒、童便調下。(《衛(wèi)生家寶方》)

        ③治心腹氣痛:烏藥,水磨濃汁一盞,入橘皮一片,蘇一葉,煎服。(《瀕湖集簡方》)

        ④治脹滿痞塞,七情憂思所致:天臺烏藥、香附、沉香、砂仁、橘紅、半夏,為末。每服二錢,燈心湯調。(《亦水玄珠》烏藥順氣散)

        ⑤治渾身脹痛,氣血凝滯者:香附(鹽、酒、便、醋四分制之)、烏藥,共細末,酒下四、五分。(《慎齋遺書》香附散)

        ⑥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息,妨悶不食:人參、檳榔、沉香、天臺烏藥。上藥各濃磨水,和作七分盞,煎三、五沸,放溫服。(《濟生方》四磨湯)

        ⑦治氣厥頭痛,婦人氣盛頭痛及產后頭痛:川芎藭、天臺烏藥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蔥、茶調下。(《綱目》)

        ⑧治產后逆氣,食滯脹痛:陳皮、藿香、枳殼各錢半,厚樸一錢,澤瀉、烏藥、香附各二錢,木香七分至一錢,煎服。(《沈氏尊生書》排氣飲)

        ⑨治胎前產后血氣不和,腹脹痛:烏藥、香附、當歸、川芎(俱酒炒)各三錢。水煎服。(《本草切要》)

        ⑩治產后腹痛:天臺烏藥、杜當歸,為末,豆淋酒調下。(《朱氏集驗醫(yī)方》烏藥散)

        擴展閱讀:烏藥的采集

        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質量好。挖取后,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商品稱為"烏藥個"。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稱為"烏藥片"。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贡觉县| 绥江县| 苍梧县| 林芝县| 孟津县| 宜春市| 望谟县| 丘北县| 武邑县| 乾安县| 绥棱县| 盘山县| 镇赉县| 肥城市| 固始县| 乐陵市| 儋州市| 乳山市| 汕头市| 宁阳县| 宜丰县| 黑河市| 阳山县| 富裕县| 黄大仙区| 彰化县| 临桂县| 洪泽县| 香格里拉县| 云南省| 通许县| 邯郸县| 政和县| 九寨沟县| 睢宁县| 大冶市| 普安县| 敦煌市| 渭源县|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