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的功效與作用

          發布時間:2016-05-1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北芪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它的補氣作用較強,是常用的補益氣血之佳品。北芪除了具有補氣作用外,還有其它功用,因其廣泛的用途被譽為“一藥多能”。那么,北芪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呢?

        01補脾益氣


        北芪可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癥,以及脾虛泄瀉,久瀉脫肛等。北芪的補氣力強,善補肺氣,可以治療肺虛氣短,聲低懶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癥。常配黨參、白術、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補益力更強。

        02固表止汗


        北芪可用于表虛自汗。北芪補氣之中而有外達之性,故能補氣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較好。臨床上通過不同配伍,能治療各種汗出癥;同助陽藥配伍,治陽虛自汗;同補氣藥配伍,治療氣虛自汗;同滋補藥配伍,治陰虛盜汗。若氣血不足,外受風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藥中配伍黃芪,能鼓舞陽氣,補益汗源,使其發汗,所謂“黃芪有汗能止,無汗能發”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宜生用。

        03益氣升陽


        北芪可用于氣虛下陷之癥。中醫認為臟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氣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氣升陽,可治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腎下垂以及氣虛血脫的崩漏等癥。中醫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臟器下垂各癥,補中益氣湯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補氣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陽。這時宜蜜制后用。

        04利水消腫


        北芪可用于氣虛水腫,常配白術、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黃芪湯、防己茯苓湯均有本品。多用于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达州市| 鹿泉市| 龙里县| 新野县| 凌云县| 武平县| 疏附县| 赣州市| 武冈市| 大姚县| 湟源县| 南投市| 新巴尔虎右旗| 霞浦县| 通州市| 封丘县| 汉川市| 九台市| 巴彦淖尔市| 东光县| 苗栗市| 峨山| 长宁县| 镇平县| 拉孜县| 五大连池市| 丰台区| 荣昌县| 张家界市| 平潭县| 内江市| 宁城县| 三门峡市| 紫云| 宣武区| 乌拉特后旗| 万山特区| 喜德县| 二手房|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