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白頭翁

          發布時間:2016-07-23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白頭翁為較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能,用于熱毒血痢、陰癢、帶下、鼻衄、血痔、阿米巴痢疾。

        形狀鑒別

        為毛莫科植物白頭翁的干燥根。白頭翁系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主根肥大強直,圓柱形,有時稍彎曲,外皮黃褐色,具縱紋。葉自根出,叢生,具長柄,葉為三出復葉,小葉再分裂,裂片倒卵形或矩圓形,先端有1-3個不規則淺裂片,表面綠色,疏被白色柔毛,背面淡綠色,密被白色長柔毛。春夏季,花先葉開放,單一,頂生,花紫色較大。瘦果多數, 密集成頭狀,每一瘦果的頂端有毛狀的宿白花柱。

        呈類圓柱形或圓錐形,稍彎曲,有時扭曲而稍扁,長6-20cm,直徑0.5-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規則縱皺紋或縱溝,皮部易脫落而露出黃色的木部,有的具網狀裂紋或裂隙,近根頭處常有朽狀凹洞;根頭部稍膨大,有時分叉,有白色絨毛,有的可見鞘狀葉柄殘基;質硬而脆,斷面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淡黃色;氣微,味微苦、澀。

        白頭翁片

        為圓片、斜片或不規則厚片,直徑0.5-2cm,厚2-4mm;切面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淡黃色,射線較寬,皺縮成裂隙,根頭部的切片可見白色毛茸;周邊黃棕色或棕褐色,脫落處為黃色,有的可見網狀裂紋或裂隙;質硬而脆。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較長柔毛。主根圓錐形,外皮黃棕色,基生葉叢生有長柄。葉片三山,小葉2~3分裂。花莖由葉叢中抽出,1~3枚,高10~40厘米。花單一頂生,花被6片呈兩輪排列,花蘭紫色。瘦果多數密集成頭狀。每一瘦果的頂端,有羽毛狀宿存花柱,長達6厘米,蓬松如白發,故名白頭翁。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黔西县| 阳高县| 辉县市| 汪清县| 岑溪市| 瑞昌市| 白玉县| 青浦区| 萍乡市| 洞口县| 旬邑县| 广南县| 清水县| 马山县| 仁怀市| 宜良县| 云安县| 西华县| 聊城市| 玉环县| 栾城县| 承德县| 榆林市| 鄄城县| 石楼县| 美姑县| 石城县| 堆龙德庆县| 新绛县| 莱芜市| 泉州市| 惠水县| 库尔勒市| 盐亭县| 武强县| 石渠县| 南木林县| 杭锦后旗| 宝丰县|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