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黃芪與黃芪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6-11-1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中藥黃芪有炙黃芪和黃芪之分,那么炙黃芪和黃芪的區別是什么?炙黃芪和黃芪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炙黃芪和黃芪的區別

        黃芪,是一味很好的補氣中藥,可補氣固表、利水退腫。現代研究表明,黃芪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等功效。關于黃芪,有生黃氏和炙黃芪之分,兩味中藥功效略有不同。炙黃芪和黃芪的區別如下:

        1、黃芪的名稱有非常之多,比如黃耆,棉芪,綿芪,綿黃芪,北芪等等,而且也分很多種類別,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植物黃芪產于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中藥材生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

        生黃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生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生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生黃芪。生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于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癥。

        2、炙黃芪是傳統黃芪炮制而成的,是將生黃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較為粗糙,勞動強度大。炙黃芪,長于補氣生血,適于肺虛氣短,氣虛血弱,氣虛便秘,醫生常常給“中氣不足,臟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炙黃芪重在補氣升陽,在黃芪的諸炮制品中應用最多,由于飲片的臨床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視。如傳統方法的改進、炮制溫度、炮制時間、輔料用量、成品質量分析等研究報道較多。

        簡單來說,炙黃芪主要以蜜炙為主,就是把生黃芪切片后,加蜂蜜炒制而成。生黃芪重在補衛氣,兼以排膿止痛。炙黃芪主要以補中氣為主,即脾胃之氣,如遇氣虛乏力、食少便溏,可與黨參等合并使用。其中,炙黃芪多服易引起上火。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河津市| 临颍县| 肇州县| 海兴县| 桂东县| 兰西县| 黄平县| 张家港市| 营山县| 新疆| 界首市| 崇礼县| 宁晋县| 松桃| 辽阳县| 正镶白旗| 抚顺县| 仁寿县| 新沂市| 徐州市| 黄大仙区| 独山县| 邵东县| 铁岭县| 蒲江县| 鲁山县| 柞水县| 大田县| 温宿县| 慈利县| 昂仁县| 伊春市| 庆元县| 玛多县| 林口县| 和龙市| 雅安市| 平谷区| 阿城市| 宿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