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咸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魚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于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后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雄黃酒和黃酒的區別
雄黃酒是一種礦物,是一種含砷的硫化物,顏色從鮮黃到偏紅都有,但以黃色居多,所以稱為雄黃。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炮制的白酒或黃酒。
作為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于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古人不但把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祈望能夠避邪,讓自己不生病。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雄黃是一種含砷的化學物質,本身具有毒性,食用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即便不喝,只是把雄黃酒涂在孩子的頭上、身上,也不可取。
由于雄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熱后經化學發應變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人飲用后即會中毒,毫不夸張地說喝雄黃酒實際上等于吃砒霜,所以千萬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想著能不能以雄黃酒之毒攻毒,或者只喝一點雄黃酒不會有事,這樣做都是很危險的。
中醫認為,雄黃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用做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雄黃少量飲用,可治驚癇、瘡毒,但由于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經醫生指示,并遵古法炮制的雄黃酒才能喝。如果為了應端午節令,一定要用雄黃酒,可將其噴一點在墻角,驅驅夏日里的毒蟲。
從科學的角度,雄黃酒需要謹慎對待,而黃酒則有益于人體健康。
黃酒其實是種米酒,與白酒不同的是,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于20%,不同種類的黃酒顏色亦呈現出不同的米色、黃褐色或紅棕色。山東即墨老酒是北方粟米黃酒的典型代表;福建龍巖沉缸酒、福建老酒是紅曲稻米黃酒的典型代表。
黃酒中含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機酸和氨基酸。中醫上,黃酒可以做藥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黃酒養人最佳搭配:話梅。黃酒加話梅,養陰美容的作用顯著,還能潤肺護肝,緩解酒精對肝臟的傷害。黃酒加桂圓、荔枝、紅棗同煮能緩解月經不調、貧血、遺精和腹瀉。
最禁忌:喝黃酒最忌牛飲,否則其中的營養物質難以被吸收。
烹調妙用:黃酒做菜可以腌制原料,增香去鮮,也可以在做紅燒等顏色偏紅的菜時直接加入。
怎么喝:熱著喝是有利身體健康的,燙過之后會揮發掉一些酒里的有害物質。
選購須知:黃酒需要陳年,牌子很多,每個廠家在釀造時的態度也不一樣,很多小地方的黃酒要比大肆做廣告宣傳的黃酒好喝很多;專家提醒消費者,選購黃酒時,酒液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清亮透明的產品為佳,如酒液已渾濁,色澤變得很深,則最好不要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