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圖片蟲卵是怎么樣?

          發布時間:2017-01-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我們談起蜈蚣都會色變,其實蜈蚣就在我們生活中,和我們息息相關,有一些疾病利用蜈蚣泡酒,療效都很不錯,蜈蚣圖片蟲卵是怎么樣?蜈蚣(Centipede)扁長節肢食肉動物,每一節皆有腳一對。源起希留利亞紀,至今仍有兩千八百種存活。和節肢動物一樣,以多節肢生物聞名。

        蜈蚣圖片蟲卵

        蜈蚣(Chilopoda)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又作吳公,又稱百足蟲、百腳蟲、蝍蛆、天龍。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分布于中國的西南地區,春出冬蟄,通常身體很長,并且有許多對步足。《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黑頭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黃色,體型更小。上述三種以紅頭蜈蚣最佳,體型大,產量高,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生長快。一般在農村較為多見,常位于潮濕的墻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濕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較為常見。蜈蚣是肉食性動物,食譜范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藥用。適宜人工飼養。

        蜈蚣為節肢動物。喜棲于潮濕陰暗的地方。人工飼養多模擬自然環境,讓其棲息于腐木石隙下和荒蕪陰濕的茅草地上。分布于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陜西、四川等地。主產湖北荊州、宜昌、孝感、鄖陽等地市及老河口、襄樊、荊門、棗陽等市的部分縣,全省年收購量占全國80%以上,產品銷全國并出口;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南亦有少量收購,多為自產自銷。70年代浙江開始人工試養,但因病害,天敵,食料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進展緩慢,還不能提供商品。現在仍靠捕捉野生蜈蚣藥用,供應偏緊。蜈蚣呈扁平長條形,長9~17厘米,寬0.5~1厘米。全體由22個環節組成,最后一節略細小。頭部兩節暗紅色,有觸角及毒鉤各1對;背部棕綠色或墨綠色,有光澤,并有縱棱2條;腹部淡黃色或棕黃色,皺縮;自第二節起每體節有腳1對,生于兩側,黃色或紅褐色,彎作鉤形。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而微咸。質量以身干、蟲體條長完整、頭紅身綠者為佳。

        蜈蚣為常用藥材,性溫,味辛,有毒。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能。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傷風癥、風濕頑痹、瘡瘍、瘰疬、毒蛇咬傷。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長1.5毫米--34毫米之間。

        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只有21對步足和1對顎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只有15對步足和1對顎足;“石蜈蚣”也只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191對。俄羅斯阿爾泰地區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發現一種新型蜈蚣。此種蜈蚣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来宾市| 息烽县| 镇原县| 乐安县| 金门县| 长泰县| 长治市| 伊宁县| 建昌县| 绩溪县| 金寨县| 安多县| 息烽县| 五常市| 且末县| 金塔县| 武义县| 左权县| 遂宁市| 登封市| 清水县| 天柱县| 长春市| 衡阳市| 墨竹工卡县| 乐都县| 荣成市| 澳门| 凌云县| 隆安县| 大宁县| 华蓥市| 台南县| 江永县| 抚远县| 建平县| 沙洋县| 蛟河市| 许昌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