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的別名有什么呢

          發布時間:2017-01-11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丁公藤是一種溫性的藥材,是常用的治療藥物,我們知道,現在社會有很多人身體總會出現那么一點小毛病,其中最常見的應該是胃病了,得胃病的人往往非常注意飲食,因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急性腸胃炎等疾病,尤其是女生,因為大部分女性的脾胃要比男性的耐受性差,所以女生更容易得胃病,而丁公藤是對脾胃有很好治療性的藥材,那么,丁公藤的別名有什么呢?

        丁公藤的別名

        丁公藤,中藥名。別名,麻辣子、包公藤,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葉丁公藤的干燥藤莖。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曬干。

        丁公藤的生理特性,攀援藤本,長可達10米以上。幼枝被密柔毛,老枝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葉片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5~15厘米,寬2~6厘米,先端鈍尖、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全緣,兩面均無毛;干時通常呈鐵青色或暗綠色,下面有光澤,具小斑點,側脈每邊5~8條,在下面微凸起。

        6~8月開花,總狀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長2~8厘米,密被銹色短柔毛;花小,金黃色或黃白色,兩性;萼片5,卵形或闊卵形,先端圓鈍,外面被褐色柔毛,宿存;花冠淺鐘狀,長9~10毫米,5深裂,裂片2裂,外面密被緊貼的橙色柔毛;雄蕊5,生于花冠管上,花藥卵狀三角形,頂端尖;子房1室,胚珠4。漿果球形,直徑1.5~2厘米。種子1粒。

        丁公藤的功效與作用:祛風勝濕,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跌打腫痛。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解表發汗,驅風濕,除痛,消腫止痛。治風濕痛,半身不遂,跌打腫痛。丁公藤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浸酒;外用:浸酒外擦。

        丁公藤的臨床應用,治療風濕骨痛及神經痛: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原生藥6克。每次2~4毫升,每天1~2次,肌注。治療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肥大性腰椎炎及外傷性關節炎計88例,癥狀明顯改善,止痛作用良好者39例,癥狀好轉者39例,無效者10例。未發現副作用。注射后常有輕微出汗,此屬正常現象,如汗出不止,可飲糖開水1杯。孕婦忌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梅河口市| 湘潭县| 卢氏县| 汝阳县| 沙湾县| 贡嘎县| 南康市| 台中县| 苍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玉屏| 泰顺县| 泽库县| 疏勒县| 南京市| 惠来县| 钦州市| 达州市| 桃江县| 鹤壁市| 元江| 昂仁县| 凌云县| 武平县| 白山市| 大城县| 金昌市| 崇信县| 巴林左旗| 巍山| 台山市| 车致| 丰台区| 县级市| 昭平县| 景谷| 咸丰县| 环江| 庆安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