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貝母和川貝母的區(qū)別

          發(fā)布時間:2017-03-2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浙貝母,它其實呢就是百合科的一種,它是浙貝母得位于地下部分的根莖等等,主產于浙江,簡稱浙貝,因原產浙江象山,故又有象貝母之名,簡稱象貝,質量較佳,也奉為地道藥材,浙貝母因其外形較川貝大,故又稱大貝母,簡稱大貝,川貝母,它是一種百合科得植物,它呢其實大都是烏花貝母等等的地下的莖,又是由于主產于四川,故一般稱為川貝母,簡稱川貝,品質較優(yōu),奉為地道藥材,浙貝母與川貝母的區(qū)別是什么?

        浙貝母和川貝母的區(qū)別

        川貝與浙貝功效相近,均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之功。但川貝性涼而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較強,且有潤肺之功,無論痰多痰少均可選用,特別是用于熱痰、燥痰、肺虛勞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帶血等最為對證(若屬寒痰、濕痰則不宜用),還常用于心胸郁結、肺痿、肺癰之證。因其藥性和緩,氣味不濃,故小兒與年老體弱病人久服亦不傷胃,但其清火散結之力則不及浙貝母。浙貝味苦性寒,有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之效,開泄力強,長于清火散結,臨床多用于炎性、痰熱郁肺咳嗽,也常用于癰毒腫痛、瘰疬未潰之證。

        浙貝母的藥用附方;治感冒咳嗽:浙貝母、知母、桑葉、杏仁各三錢,紫蘇二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治癰毒腫痛:浙貝母、連翹各三錢,金銀花六錢,蒲公英八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治咽喉十八癥;大黑棗每個去核,裝入五倍子(去蟲,研)一個、象貝(去心,研)一個。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極細末,加薄荷葉末少許,冰片少許,貯瓷瓶內。臨用吹患處,任其嘔出痰涎。(《經驗廣集》吹喉散)治對口:象貝母研末敷之。(《楊春涯經驗方》)

        用于止咳化痰,川貝虛證實證皆可用,但最適用于虛證。浙貝有清熱散結作用,多用于表邪之實證。古時方藥中所用貝母大多為川貝,如今因川貝貨源緊缺,價格較貴,故大多數地區(qū)處方單寫“貝母”者,習慣以“浙貝”付之,如需“川貝”入藥,則當注明“川貝母”。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怀安县| 汉源县| 论坛| 白银市| 织金县| 滨海县| 乌什县| 旌德县| 静乐县| 宜丰县| 靖江市| 河池市| 广元市| 库尔勒市| 陵川县| 鸡东县| 鄂州市| 仙游县| 凌云县| 越西县| 安福县| 政和县| 青冈县| 隆尧县| 保山市| 达州市| 兴隆县| 耿马| 翁源县| 高青县| 彝良县| 徐州市| 万盛区| 大田县| 南安市| 麦盖提县| 罗甸县| 凤庆县| 隆德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