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粥的做法及功效

          發布時間:2017-04-2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大家對于地骨皮這一名稱應該都很陌生吧,但是與之相關的一種植物卻是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通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用來熬湯或是泡茶,它就是枸杞,而地骨皮的另一個名字就是枸杞皮;它是枸杞的根皮,可入藥,具有退熱除蒸之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等功效;地骨皮也可以用于熬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地骨皮粥的做法與功效。

        地骨皮粥

        地骨皮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鹽堿地、路旁及村邊宅旁,分布于我國東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南部以及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各省區;干燥根皮為短小的筒狀或槽狀卷片,大小不一,一般長3~10厘米,寬0.6~1.5厘米,厚約3毫米。外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粗糙,有錯雜的縱裂紋,易剝落。內表面黃白色,較平坦,有細縱紋。質輕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黃色,內層灰白色。臭微。味微甘。以塊大、肉厚、無木心與雜質者為佳。地骨皮性寒,其功效有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

        地骨皮粥常有的兩種做法

        1、配料:小麥面粉100克,地骨皮30克,桑白皮15克,麥門冬10克。煮制方法:取地骨皮、桑白皮、麥冬放入沙鍋浸泡20分鐘,煎20分鐘,去渣取汁,面粉調成糊共煮為稀粥。功效:清肺涼血,生津止渴。適用于糖尿病、多飲、身體消瘦者。

        2、配料:地骨皮15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煮制方法:將地骨皮擇凈,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3-5天。功效:涼血退熱,清瀉肺熱。適用于陰虛內熱所致的潮熱盜汗,骨蒸,小兒疳積發熱,肺熱咳喘,或咯血等。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兴文县| 新邵县| 枝江市| 汉沽区| 积石山| 福贡县| 大丰市| 麻阳| 博野县| 泾阳县| 南郑县| 玉树县| 辽阳县| 闽侯县| 巫山县| 清丰县| 黄陵县| 越西县| 屏东县| 长顺县| 华池县| 清丰县| 偃师市| 夏邑县| 宣恩县| 湘潭县| 沈阳市| 四子王旗| 毕节市| 会昌县| 丰镇市| 堆龙德庆县| 雷波县| 桐乡市| 桃园县| 德安县| 栾城县| 东阳市| 田林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