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與吳茱萸的區別在哪里呢

          發布時間:2017-06-1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茱萸是在我們中醫的運用是非常多的,且能發揮很好的藥用作用,但是前提是必須在中藥材的運用上沒有出現混亂用藥;比如說我們的山茱萸和吳茱萸,它們的名字非常相似,但是它們的性味、功效、用途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在用藥的時候,都不可以相互代替,那么,山茱萸與吳茱萸的區別在哪里呢?

        山茱萸與吳茱萸的區別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葉小喬木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味酸,性微溫,入肝、腎經,常用名有山萸肉、蜀棗、藥棗、棗皮等,有補肝腎、澀精、斂汗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山茱萸含莫羅忍冬甙,7-甲基莫羅忍冬,并含有熊果酸、沒含子酸和皂甙等。其煎劑在體外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皮膚真菌。山茱萸溫補收斂,故命門火熾、素有濕熱及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

        山茱萸微溫而不熱,是一味平利陰陽的藥品,不論陰虛或陽虛,都可配用。它既能補肝腎,又能收斂固濕。能利能濕是它的一大特點。臨床上,它常與其他藥物配伍用于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耳鳴、腰膝疼痛、遺精、尿頻、虛汗不止等病癥。

        吳茱萸是蕓香料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吳茱萸將近成熟的果實,味辛、苦,性熱,入肝、胃經,常用名有吳萸、淡吳萸、茶辣等,具有溫中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吳茱萸含有吳茱萸堿、吳茱萸次堿及揮發油。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真菌有抑制作用。吳茱萸辛熱燥烈,易損氣動火,不宜多用久用,陰虛火旺者忌用。

        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且能疏肝解郁、行氣止痛,臨床常與它藥配伍用于脘腹冷痛、脅痛、疝痛、腳氣疼痛、經行腹痛、虛寒久瀉以及肝胃不和而致的嘔吐等。另外,吳茱萸研末外敷涌泉或神闕穴,可治療高血壓、口舌瘡、咽喉腫痛及小兒腹瀉等癥。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连城县| 靖宇县| 当雄县| 丰原市| 龙里县| 兰西县| 灵山县| 罗源县| 沙坪坝区| 望奎县| 金湖县| 蕉岭县| 奉节县| 兴文县| 德江县| 湘潭县| 六安市| 安仁县| 广元市| 庆元县| 安吉县| 定西市| 阜新| 香格里拉县| 丹寨县| 古丈县| 东乡县| 无棣县| 大洼县| 垫江县| 胶南市| 石河子市| 治县。| 澎湖县| 马鞍山市| 万山特区| 深水埗区| 启东市| 星子县|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