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龍齒的作用與功效是什么呢

          發布時間:2018-04-1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可能大家對于藥材的了解是不多的,以為藥材都是植物,其實并不是這樣,有的礦石和動物身上的部位也是能夠入藥的,甚至是遠古動物的骨骼都能夠入藥,比如犀牛的牙齒化石,經過炮制之后,就變成了中藥材龍齒,除此以外,它的骨骼也就是龍骨,那么到底生龍齒的作用與功效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生龍齒的作用與功效

        生龍齒的作用與功效是什么

        龍齒吸水性強、質堅硬,無臭、無味。以體完整而不帶牙床、具暗青色條紋、吸水性強者為佳。本品不溶于水,部分溶于水而產生氣泡。味澀、性涼,歸心、肝經,具有鎮悸安神,除煩熱的功效。功能主治鎮驚安神、清熱除煩,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熱心煩。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常用配方

        治小兒驚熱如火,亦治溫壯:龍齒為末。調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龍齒散)

        治因驚成癇,狂言妄語:龍齒(研)、鐵粉(研)、凝水石(研)各一兩,茯神(去木)一兩半。上四味,搗研羅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米飲下。(《圣濟總錄》龍齒丸)

        治小兒天釣,手腳掣動,眼目不定,有時笑啼或嗔怒,爪甲皆青:龍齒半兩(細研),鉤藤、白茯苓各半兩,蟬殼二七枚(微炒),黃丹一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鐵粉一分(細研),朱砂一分(細研),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量兒大小,分減溫服。(《圣惠方》龍齒散) 治鬼黃,病人汗不出,漸加困重,啜氣心脹,唇黑,遍身黃,妄見異物:龍齒、麥門冬(去心,焙)、人參各一兩,遠志(去心)三分,甘草(炙,銼)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鬼黃,宜烙中脘穴,更灸二七壯,次烙背心及灸上囟一七壯,又烙心俞、肝俞、腎俞。(《圣濟總錄》龍齒湯)

        治小兒百日以來,痰實壯熱兼驚:龍齒、大黃(銼,炒)各一分,枳殼(大者)一枚(去瓤,麩炒黃),樸消、甘草(炙,銼)各一分。上為粗末。每服一錢匕,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滓,食前溫服,一日二次。(《圣濟總錄》龍齒湯)

        治傷寒陽痙,通體大熱,心神煩悸:龍齒一兩,前胡(去蘆頭)一兩,犀角屑半兩,牛黃(別研)半分,麥門冬(去心,焙)二兩。上為細散,入牛黃同研均勻。每服二錢,以竹瀝調下,不拘時候溫服。(《圣惠方》龍齒散)

        治小兒驚悸夜啼:龍齒、茯苓、白附子(炮)、蟬蛻、甘草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小錢,臨臥薄荷湯下。(《朱氏集驗方》龍齒散)

        治牙齒根宣露挺出,爛肉,黑血不止,疼痛搖動,臭氣,欲脫落:龍齒、黃礬、白石脂各二兩,桂心一分,芎藭半兩,皂莢刺一兩(銼,微炒)上為末,不津器中盛之。每食后,用少許貼之。有津勿咽。(《圣惠方》龍齒散)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湄潭县| 樟树市| 温泉县| 泸水县| 黄浦区| 达孜县| 元江| 含山县| 德阳市| 宿松县| 通城县| 洪雅县| 合水县| 隆尧县| 榆社县| 敖汉旗| 永吉县| 嘉义市| 固安县| 旺苍县| 莱阳市| 北京市| 镇远县| 霍邱县| 苗栗市| 利川市| 达尔| 渝北区| 连江县| 堆龙德庆县| 民勤县| 蓬莱市| 皮山县| 伊金霍洛旗| 吐鲁番市| 苏尼特左旗| 米易县| 岳阳县| 泾阳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