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烏藥有什么好處

          發布時間:2018-05-1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由于飲食習慣和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很多人都有胃部疾病,吃飽胃部脹氣不消化更是常見,如果不進行治療,久而久之就會加重,所以胃部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我們平常要盡量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菜肴也要豐富,葷素搭配得當,同時我們還可以選擇消除胃部脹氣的中藥,那么烏藥有沒有這個效果,吃烏藥有什么好處呢?

        吃烏藥有什么好處

        烏藥簡介

        烏藥,別名旁其、天臺烏藥、矮樟、矮樟根、雞骨香、白葉柴等,為樟科、山胡椒屬植物,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胸徑4厘米。樹皮灰褐色;根有紡錘狀或結節狀膨脹,一般長3.5-8厘米,直徑0.7-2.5厘米,外面棕黃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細皺紋,有香味,微苦,有刺激性清涼感。幼枝青綠色,具縱向細條紋,密被金黃色絹毛,后漸脫落,老時無毛,干時褐色。頂芽長橢圓形。葉互生,卵形,橢圓形至近圓形,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藥用價值。

        吃烏藥有什么好處

        1、溫腎散寒:用于胃寒痙攣,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

        2、行氣止痛:治氣逆胸腹脹痛,中惡心腹痛,宿食不消。

        3、開胸解郁:理七情郁結,治療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

        4、消食驅蟲:用于小兒疳積,還能對小兒腹中有蟲起到驅蟲的作用。

        5、消炎止痢:治療腸炎痢疾,大便帶膿血,食少便溏。

        6、消腫止痛:對跌打損傷,風濕麻痹也有很好的療效。

        烏藥的性味歸經

        【性味】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②《藥品化義》:"味辛帶微苦,性溫。"

        【歸經】 入脾、肺、腎、膀胱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二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④《本草從新》:"上入脾、肺,下通膀胱與腎。"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山市| 静海县| 勐海县| 齐齐哈尔市| 东乡县| 墨江| 贵定县| 白山市| 黔西| 黄冈市| 福建省| 北宁市| 北京市| 罗田县| 商丘市| 马关县| 松原市| 靖边县| SHOW| 东乡| 班戈县| 工布江达县| 义马市| 永和县| 冀州市| 疏附县| 仁布县| 商城县| 大名县| 咸阳市| 张家川| 蚌埠市| 油尖旺区| 镇安县| 朝阳区| 莱阳市| 扬中市| 城口县| 栾川县| 湄潭县|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