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現象,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正常肝內脂肪占肝臟濕重的3%一5%,其中2/3為磷脂,1/3為甘油三酯、膽固醇、及脂肪酸。
由于各種原因如:外源性脂肪酸的供給增加、肝內脂肪酸的合成亢進、肝臟脂肪酸的氧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肝內甘油三酯障礙等,使肝臟脂肪代謝功能發生障礙,導致脂類物質的動態失衡,過量的脂肪在肝細胞內蓄積,若蓄積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含量超過肝濕重的5%,或在組織學上有50%以上肝細胞脂肪化,即稱為脂肪肝。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有:
1、過量飲酒;
2、膳食過油、過甜,營養不均衡;
3、藥物性脂肪肝;
4、糖尿病、庫興氏綜合征、甲狀腺疾病;
5、某些特殊情況,如妊娠、小腸切除采用胃腸外營養等。那些肥胖者(通常超過理想體重10%或更多者)酗酒人群;糖尿病病人;減肥過快和長期服用具有肝損傷藥物的人更易患脂肪肝。
得了脂肪肝,輕者多無臨床癥狀,易被忽視。有的僅有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癥狀。重者可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如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肝臟輕度腫大可有觸痛,質地稍韌、邊緣鈍、表面光滑,少數病人可有脾腫大和肝掌。嚴重脂肪肝最終可發展為肝硬化,因此需積極控制。
對于無癥狀性輕度單純性脂肪肝,通過祛除病因和誘發因素,加強飲食控制,加強運動,可以使脂肪肝得到緩解和恢復。對于中、重度脂肪肝并伴隨轉氨酶升高等癥狀應該在祛除病因、飲食控制和鍛煉運動的同時積極治療。
根據病情予以保肝、去脂、抗纖維化等治療,積極控制肝臟炎癥,祛除肝內脂肪,防止肝細胞壞死和纖維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有效地控制脂肪肝的進一步發展,并可使病情逆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