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老年人比較容易發生心律失常。所以導致不少老人認為自己有心律失常,就是患上了冠心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冠心病會導致心律失常,但心律失常不全是冠心病導致的。除高血壓、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纖維老化、竇房結功能低下等器質性因素以外,一些非器質性因素,如情緒變化、感染、貧血、電解質紊亂等,也可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那么是什么會導致老年人心律失常呢?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當復雜,常見的有下列五種
1.器質性心臟病
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疾病、風心病等;
2.各種不良刺激
如情緒激動、疲勞、飲酒、喝濃茶和咖啡等;
3.藥物因素
如使用洋地黃、奎尼丁,及某些抗腫瘤藥物等;
4.嚴重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5.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由此可見,雖然大多數心律失常是由器質性心臟病所致,但發生心律失常并不一定說明患了心臟病,正常人也可以出現心律失常。因此,對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首先應仔細尋找導致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誘因,切忌輕率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若必須用藥,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嚴密觀察,安全第一,因為老年人對藥物耐受性差,易發生不良反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