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一般都沒有明顯癥狀,發病都較快,西醫治療有一定的風險性,很多患者會鐘愛于保守治療,下面我們就看看中醫是如何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
中醫辨證:
(一)【辨證】濕阻血瘀。
【治法】利濕除痰,活血化瘀。
【方名】利濕化瘀湯。
【組成】制半夏9克,枳實9克,茯苓30克,丹參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沙參15克,麥冬9克,五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重癥每日2劑,30劑為1療程。
(二)【辨證】心氣不足,血脈瘀滯。
【治法】益氣活血,助陽通脈。
【方名】益氣活血養心湯。
【組成】炙黃芪60克,淮小麥30克,毛冬青30克,丹參30克,益母草30克,全當歸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中醫驗方:
驗方一
組成:制半夏9克 枳實9克 云苓30克 丹參15克 川芎9克 蔞芍9克 沙參15克 麥冬9克 五味子9克
功用:利濕,化瘀。
主治:風濕性心臟病中醫辨證分為氣血虛虧、癥見心悸瘀阻、心腎陽虛等類型。臨床上以肺絡瘀阻型為多見。
此型之病理特點是外邪入體,累及心臟,濕阻血瘀,心肺受損。故治法突出利濕與化瘀并舉,即“利濕兼活血,活血必利濕”。
方中半夏、枳實、云茯利濕除痰,丹參、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沙參、麥冬、五味子通脈養心,以期濕除瘀消,心疾轉愈。
加減: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氣虛加黨參、黃芪;陽虛加附子、桂枝;浮腫加苡仁、木通;喘甚加蛤蚧。
驗方二
組成:灸桂枝15~30克、石膏15克、甜葶藶12克(打碎,包煎)、防己9克、平地木15克、丹參20克,車前子15克、生曬參4.5克(另煎)、紅棗5枚。
制用法:先把藥用水浸泡30分鐘,再放火上煎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主治: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伴閉鎖不全。癥見心悸胸悶,全身水腫,以下肢為甚,辰舌紫紺,脈見歇止。
加減:若紫紺嚴重者,可加干萬年青根6克,或失笑散12克;水腫甚者加蟋蟀粉3~4.5g。
預防及飲食禁忌
1、禁止食用苦寒及辛辣食物
風心病病人多屬心脾陽氣不足,如過食苦寒食品,會損傷人體陽氣,加重病情。此外,因辣椒、芥末等食品,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且這類食品能導致大便秘結,因排便困難過于用力,可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發生不測。
2、勞逸結合
適當的運動和體力勞動可增加心臟的代償能力。
3、穩定心神
不少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時,會突然發生心動過速,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功能不全,因而要寬心平氣,淡泊守神。
4、緩進飲料
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時,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進食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過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時,分成幾次喝,每次少一點,相隔時間長一些。
5、戒除煙酒、濃茶和咖啡
因為香煙在燃燒時,可以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吸入體內后,可以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并可與血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輸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對心臟不利。而酒、濃茶、咖啡等興奮刺激性飲料,可使血壓升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導致心率加快,甚至誘發心律紊亂,從而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肌瓣膜功能受到損害。所以,風心病人應禁煙及興奮刺激性飲料。
6、常飲檸檬汁
口服檸檬汁治療風濕性心臟病有良好的療效。實驗表明,檸檬汁具有抑制導致風濕熱的鏈球菌的能力.檸檬汁的飲用方法是:從第1天開始,每天口服檸檬汁10毫升,以后每天加服8毫升,一直加服到每天300毫升為止,然后又逐日減少10毫升,直至減少到最初的每日l0毫升為止.一般經過兩個這樣的療程,風心病會得到顯著好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