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以20-40歲病人最屬常見,女性稍多于男性,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其住院構成比常居首位。風心病患者癥狀不明顯可以保守治療,那么保守治療的用藥原則是什么呢?
第一: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密切觀察所使用藥的毒副反應,及時將之反饋給醫生,以便醫生作出處理,例如患者常用的強心利尿劑地高辛,如果服用后脈搏小于60分/次,或者出現惡心,嘔吐,乏力,視力改變,看物有黃綠色,脈搏不整齊,很可能是洋地黃中毒,使用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速尿,安體舒通等,藥觀察尿量和下肢浮腫的情況,經常稱體重,體重增長過快,提示有水腫的可能。用利尿藥時查電解質,保持出入液的平衡。
第二:長期使用抗凝劑患者要密切觀察
長期使用凝劑應當注意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淤斑,出凝血酶原時間,隨時調整藥物的計量。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病情的變化。如房顫病人發生偏癱,失語或突然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發紺,出冷汗,咯泡沫痰,這往往是急癥出現的表現,應立即送醫院急救。
在夜間更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因為有些心源性哮喘,大汗淋漓,不能平臥;兩肺布滿濕性水皰音及哮喘音,提示病人發生急性心衰,應將病人兩下肢下垂,坐位,高流量吸氧,然后配合醫生積極搶救。
第三:中藥的毒副作用小
服用中藥同樣觀察適用期,同樣的病況,相同的體重,可能會由于患者的體質及耐藥程度的差別,而在用藥劑量上表現出個體差異。這就需要患者在用藥期間隨時向醫生反映用藥后的狀況,以便醫生及時指導,調整。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患者在初期使用中藥期間,不要立即減停西藥,以免造成“反跳”,使病情加重。等到中西藥配合一段時間后,病人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病情相對穩定后,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停西藥,減西藥的速度盡量放慢,邊減邊觀察直到最后,這一點對冠心病人同樣適用。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