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自我判斷
-
參與醫生
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 金勇君 主任醫師

糖尿病的自我判斷即糖尿病的自我監測。患者想了解病情,最簡單的方法是自行測定指尖血糖。但在自我監測方面,患者存在一些誤區,部分患者1-2個月未測一次血糖。因為糖尿病早期,患者無明顯不適感,往往會忽略。
另外一種情況恰恰相反,部分每天測血糖,且一天測4-5次,導致經濟花費較多。由于過度測定血糖,患者心理負擔較大,不利于提高生活質量。
正確的自我監測方法為,每一次可測一對血糖,如本周測早餐前的血糖和早餐后2個小時的血糖,若血糖值較好,下周再測午餐前和午餐后2個小時血糖,再一周后測晚餐前和晚餐后2個小時的血糖,可了解全天的血糖情況。如果血糖控制較差,測定時間可縮短。如果血糖控制較好,可以將時間段適當放寬,1周測1次即可。
在監測過程中,如果發現血糖高,需先排查是否存在生活方式問題,如是否為飲食問題,患者應重視該問題并避免,數天后再測試。如果已達到控制目的,即可忽略。如果仍在控制目標外,可再測1天血糖,再到內分泌科就診,醫生會給予較好調整方案。
另外不管血糖控制情況如何,患者每3個月至少到內分泌科就診1次,進行抽血、驗尿、糖化血紅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照相等項目,上述檢查均無法在家中自我監測。通過每個季度的復查,來達到長期控制血糖的目的。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