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快采購各類食品、愜意品嘗各色餐飲、大啖廟會特色小吃……農歷乙未羊年的春節,百姓一如既往地享用“舌尖上的北京”的安全與美味。春節期間,首都食品藥品市場供應保障有序、消費安全、秩序穩定,未發生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和嚴重違法問題。美味與安全的背后,是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5000多名工作人員的高效保障:春節期間,北京共出動食品藥品監管執法人員15813人次,監督檢查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14630戶次,監督抽檢498件,快速檢測1622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450件。
銅墻鐵壁,是北京市民和市政府對北京食藥監工作的唯一要求,北京食藥監督工作者也不負眾望,在2014年國務院食品安全考評中以98分的高分奪得第一,而在2013年,北京也是第一,成績是94.5分。
首善之區,人口數量巨大,食品消費需求驚人,大型活動多,保障任務艱巨是北京食藥監工作所面臨的特有局面。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食品消費渠道日趨復雜,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挑戰食藥監管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是食藥監督工作不得不面對的新常態。而互聯網的普及,對監管的時效性、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面對如此復雜局面和嚴峻挑戰,北京食藥監工作者是如何應對,打造食品安全“防火墻”的呢?日前,記者帶著這個問題采訪了北京食品藥品監管局張志寬局長。
體制創新,構建四級監管網絡織網筑底
北京是特大型消費城市,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日售蔬菜2500多萬公斤,豬肉一天銷售300多萬公斤。人口多、自給能力低,85%~90%的食品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來源和銷售渠道極其復雜,監管任務重、難度大。與此同時,北京居民的消費層次較高,對食品藥品安全的要求更高,對食藥安全事件的容忍“燃點低”,更是增加了食藥安全工作的“難度系數”。
“這么多的人口,這么巨大的需求,即便我們有5000多人的隊伍,也做不到覆蓋全北京沒有盲區。怎么辦?只有想辦法創新監管體制與模式。”張志寬告訴記者,北京食藥監督工作的特點是四級監督體系織網,提前評估、預判風險的工作模式筑墻。
坐落于北京石景山區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可以說是北京四級監管網的核心部門。蘇丹紅、紅心鴨蛋、三聚氰胺、上海染色饅頭、臺灣塑化劑食品、老酸奶可能添加工業明膠、速生雞、魚翅造假、新西蘭奶粉含雙氰胺……10年來,300多起突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由這里為事件處置提供技術依據,為政府決策提供風險評估。
北京市局以市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和市藥品檢驗所、醫療器械檢驗所、食品藥品包裝材料檢驗所為第一級構建了四級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16個區縣的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中心為第二層級,322個基層監管所為第三層級,340多家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自檢實驗室(由北京市政府投資)是第四層級。
如果說四級機構織就了食藥監管安全網的經,5000多人的監管隊伍編就了食藥監管安全網的緯,那么食藥安全基層信息員,就是將這道大網編織得更緊密的絲線。據了解,北京市食藥監局聘有8700多名食品藥品安全基層信息員,并定期舉辦培訓,向這些熱心的志愿者講解食藥監法規和食藥安全問題鑒別技巧,并由各區縣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對他們進行獎勵。這些人有的是退休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有的是大學生,還有的是有食品藥品購買經驗的家庭主婦,他們分布在街道村落,發現哪里有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哪里有生產假冒偽劣的工廠和窩點,就向食藥監部門提供情報信息。
“我們的食藥監機構最多能設置到鄉鎮一級,而北京有的大型社區的人口都有十幾萬人,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是再多上一倍,恐怕也做不到無死角。但這8700名信息員延伸了監管的觸角,是我們靈敏的‘末梢神經’?!睆堉緦捀嬖V記者,北京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12331每天也就能接到1700多個電話,這其中的絕大部分還是咨詢電話,而食品藥品安全基層信息員每年能提供上萬個食藥安全信息,并且準確率高達85%以上。
為有效控制市場,北京市食藥監局會提前進行預判和分析,針對高風險品種和企業,結合上一年抽檢的評估情況,確定重點項目、重點品種和重點地區和企業,有針對性地加大市場抽檢力度。監管部門不通知任何機構和企業,直接到市場隨機抽檢。據介紹,北京市食藥監局每年抽檢食藥樣本將近16萬例,其中食品占12萬6000例。
模式創新,開創北京食藥安全智能監管時代
北京事的四級監管體系是如何實現高效、靈敏連動的呢?據了解,北京市借鑒了交通監管方法,創造了“北京食品安全智能監管模式”。該模式的要點一是布設基層監測哨點,為基層一線監管機構配置“網絡版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如快速檢測箱、手持快速檢測儀等,實現常規檢測、突擊抽查和應急處置快速反應,提高了基層食品安全的檢測能力?!翱鞕z監測哨點”就像交通監管中的“攝像頭”,可實時發現各種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違章”行為,并上傳到食品安全監控平臺系統。
二是在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配置了食品安全監控平臺系統,中心通過監管平臺實現食品安全監測任務下達,實時獲取區域內的檢測數據,匯集各種“違章記錄”,進行風險分析和預警,類似“交管指揮中心管理系統”;并建立食品安全“積分管理”數據庫,對越線企業進行整頓和處罰。如此一來,“快檢監測哨點”與“監管平臺”結合聯網,各級監管中心與下屬基層監管機構間實現互聯互通,形成覆蓋全區域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實現食品安全監測任務統一管理,食品安全監測數據實時匯集,食品安全形勢動態監控、風險評估與預警。
張志寬介紹,覆蓋全市的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大大提升了首都食品安全現場控制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大幅提高監管工作效率。 借助 “北京市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 北京市食藥安辦可定期規整全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 開發“首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預警系統”等,為全面掌控全市食品安全風險提供參考;圍繞市重點監測的食品種類,制定年度風險監測計劃,并通過監管平臺下達各分中心、客戶端,加大對高風險食品的高風險項目的監測評估,提升現場控制能力。通過該系統,已累積將6000余批次危害較大的不合格食品和近百家屢出問題的食品生產企業及八個地區的產品清退出首都市場,形成品種退市、企業退市和產區退市的懲戒機制。
同時, 依托智能食品安全快速篩查網絡,北京市形成了食品安全應急反應機制, 近年來成功處理了300余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管理創新:構建信用管理體系打造社會共治新格局
“我們準備與媒體合作,搞一個食品藥品企業信用積分制度,滿分是12分,在這基礎上出現問題扣分,6分以后,就要在市局網站和大型公共媒體上進行信用狀況公示,3分以后就鎖定它,嚴重違法犯罪的實施終身禁入。無意識的、輕微的過錯,可以在規定時限內提出整改,修復信用。這個系統的開發工作已進行了大半,很快就能上線?!睆堉緦捦嘎?。
張志寬認為,我國所處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國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監管與被監管這對矛盾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必然處于激烈博弈之中。對監管的時效性,快速反應能力和應急處突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執法人員的監督、處理是“切除疾病組織的手術刀”,卻不是改善機能的治本良方。說到底,食品藥品安全的最有效方法還是規范食藥市場秩序,保護合法經營者,讓違法經營付出高昂的成本和代價,讓坑害消費者的不法行為沒有市場。
據了解,去年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近百家京內外大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檢驗檢測機構和世界知名外資食品企業,牽頭組建了“北京市食品安全企業聯盟”,引導企業共同打造食品產業的首都標準、首都信譽。
“今年我們的重點就是搞好食品藥品企業信用積分制度。”張志寬介紹,目前北京食藥監局已和北京市工商局在法人主體上實現了數據對接,工商部門的所有法人登記信息可以自動轉入食藥監局的數據庫,雙方的行政許可信息也實現了共享。而食藥監管信息的搜集整理也已完成,形成了針對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包括不合格產品名單、違法違規企業名單、消費者投訴舉報、違法添加物、違法銷售行為等內容的誠信數據庫。
“有了數據支持以后,我們將與媒體合作,加強違法經營者違法信息的公示力度,讓消費者享有更多的知情權,及時了解違法企業和產品的情況,形成全社會對違法行為的共同懲戒,這也是現代監管模式的重要表現?!睆堉緦捳f,明確食品藥品安全相關各方權利和責任,著力構建企業負責、行業自律、政府監管、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是食藥安全的治本之道。構建信用體系將強化企業是食藥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理念,使消費者獲得更加全面的食藥安全信息,調動整個社會打擊違法行為的積極性。
此外,北京市局還制定了食品藥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不論匿名舉報還是內部舉報,不論小違規還是大事件,只要 “可能導致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都是舉報獎勵的范疇。按最新修訂的《北京市食品藥品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舉報人最高可得到3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
技術應用創新:實現食品安全智能監管
新發地市場是北京市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是北京居民的菜籃子、米袋子、肉架子。北京市石景山區的食品安全監控和風險評估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市場隨機進行抽檢。一旦發現問題產品,便馬上退回,并約談生產企業和市場管理者。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北京市的10家大型肉類蔬菜批發市場上演。執法人員使用的,是一種網絡版數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是北京市局專門配備給基層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使用的。
食品是特殊行業,既有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的共性,也有專業性強的特點,需要監督管理者對違法行為和不合格產品具有極強的鑒定識別能力。近年來,一些新技術被不法人員利用,新添加物、新造假手段令人防不勝防,食品安全監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新形勢下,原來傳統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存在過時和裝備標準不統一問題尤為突出。傳統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學局限性很大,以定性為主,依靠人工判讀,易出錯,結果準確性無法保障,數據不便統計保存、更無法進行宏觀動態分析監測;快速檢測設備五花八門,沒有統一標準,攜帶使用不便,嚴重影響基層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和監管水平。
近年來,北京市局全力支持裝備技術現代化,為本市農業、質監、工商、衛生、城管、公安等基層一線執法監測站點配備300套網絡版數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應用在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小食品攤、飯店、食堂等現場流動執法檢測各個環節。這些設備均采用定量方法學,結果準確可靠;集成多種方法學,檢測項目覆蓋全面,可在2小時內對60余項生物和理化指標進行精確定量分析,如果有需要,檢測項目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能很好滿足現場執法需求;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功能,具備網絡數據傳輸功能,可將檢測結果第一時間上傳至市級風險監控中心,自動上報檢測數據、下達并接受任務,便于集中整合監測力量,形成統一監管網絡。三是便攜易用,滿足現場流動檢測和執法需求,能在各種復雜環境中使用,不受實驗室條件制約,如在交、直流供電模式下均可使用。這些創新技術的整合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北京市基層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有了人才和裝備,還需要高水平的執行能力。為此,北京市局還專門舉辦了“模擬執法比賽”選手們隨機抽取食品、餐飲、藥品、器械、?;?個專業領域可能出現的違法行為,在規定的時間內現場嚴格模擬執法過程,開展調查取證等一系列執法動作。評委當場根據執法程序、執法要點等內容對每一組選手予以打分。通過一系列創新努力,北京市局的專業執法能力和監管效率向前邁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