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化工園區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將眾多化工企業遷入園區統一管理,統一標準,集中監管,集中處理污水,這當然是好事。但是,它也催生了新的問題:污染嚴重的化工企業聚集于一地,如不能達標處理,將成為當地的一大塊傷疤。
2015年 1月18日,晴朗有風,這在江蘇沿海的濱海縣算是很好的天氣,但在濱海縣沿海工業園區,空氣中始終彌漫著刺鼻的味道,這讓初到當地的記者感覺呼吸不上來。
園區方面拒絕提供環評資料
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位于濱海縣頭罾鄉,創建于2002年,在得悉記者來訪后,縣環保局頭罾分局負責人主動帶領記者參觀了園區污水處理廠。
該負責人介紹說,該工業園區分為南區和北區,南區86家企業在2003年建成時建有污水處理站,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北區35家企業建成后,新建一污水處理廠,目前日處理污水13000噸。南區設有收集系統,污水先經過各廠預處理達到預處理出水指標后進入北區污水處理廠,如未達標,先進入南區污水站進行強化處理。而北區企業則一企一管進入污水廠調節池,在管道末端可監控到每一家企業的水質變化。經過國家海洋部門審批,廢水處理后達到國家標準后通過管道排放深海。
根據法規,為了降低廢氣對居民的影響,化工園區和居民區應保持一定的防護距離,但該街區卻被緊緊夾在沿海工業園南北區中間
在江蘇吉華化工有限公司,記者提出了查看企業環評報告和環保臺賬的要求,園區負責人表示要準備,記者質疑這些資料難道不應該是現成的嗎?負責人剛開始找各種理由,最終表示:這些資料我們不會給你。
隔天,記者獨自回到濱海縣沿海工業園,發現在該園區還有些沒有拆遷的房子,村民就在南北兩區的夾縫中生活著。一名老人說:吹南風的時候就聞南區化工廠的味道,吹北風的時候就聞北區化工廠的味道。
與化工廠一墻之隔的另一戶人家女主人對記者說:味道大得晚上睡不了覺!,不過她立刻被男主人以眼神制止,男人漫不經心地說:現在已經好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