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二手煙的危害,公眾都耳熟能詳,但卻很少有人意識到三手煙的危害。三手煙很隱蔽,但其危害卻并不比二手煙小。據(jù)英國《每日郵報》稱,即使父母都不抽煙,潛伏在塵埃中的三手煙仍有可能讓孩子致癌。即使是被空氣吹到屋里的香煙煙霧也可能帶來風險,6歲以下兒童風險最大。
“三手煙”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國專家提出的,指煙民“吞云吐霧”后殘留在衣服、墻壁、地毯、家具甚至頭發(fā)和皮膚等表面的煙草煙殘留物。
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三手煙的長期后果可能很嚴重,特別是對1-6歲的兒童。研究發(fā)表在《國際環(huán)境》雜志(the journa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它首次揭示了即使在家里經(jīng)常沒人抽煙的地方,房間灰塵中仍普遍存在含有致癌物質的煙霧。
這項研究收集了吸煙者和不吸煙者私人住宅里的灰塵樣本。通過一個全面的二維氣相色譜系統(tǒng),研究人員檢查了塵埃樣本中的致癌物質,如亞硝酸和特殊的亞硝胺 (TSNAs)。當尼古丁沉積在室內(nèi)表面,這些致癌物質就隨之產(chǎn)生,待它們和亞硝酸以及其他大氣氧化劑進行反應時,將再次釋放到大氣中。在分析了房間灰塵結構后,他們通過申請最新的官方毒理學信息,預測了相關患癌風險。
結果發(fā)現(xiàn),對年齡在1-6歲的兒童而言,在3/4的受測吸煙家庭、以及2/3的無煙家庭,測得的房間煙塵致癌風險超過了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規(guī)定的最高限。若家里有一個人吸煙,其帶來的三手煙的最高風險,約為每1000人中增加一個額外癌癥病例。
首席研究員杰奎琳?漢密爾頓博士說:“當一根香煙抽完的時候,煙霧到處擴散的危險仍沒有結束。不吸煙的人,尤其是兒童,也可能通過接觸剩余煙氣和微粒的表面――也即所謂的三手煙,而帶來危險。”
全世界每年有60萬人死于被動吸煙,也就是二手煙。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家里已經(jīng)成為吸收二手煙的主要來源。超過40%的孩子至少有一名家長吸煙。
漢密爾頓博士的同事阿拉斯泰爾?劉易斯教授表示,致癌物質可以通過互相接觸,比如附著在衣服表面,通過空氣將煙霧傳播到房間等,再由吸煙者傳遞給不吸煙的人。
研究人員最后提醒,三手煙無處不在。因為吸煙后形成的TSNAs可以在環(huán)境中持續(xù)很長時間,當人們從外面回到家里時,也會把致命的毒物通過衣物帶入無煙的房間。家有幼兒,不僅最好別在家中吸煙,而且從外面回家后也要馬上換衣服,最大程度上減少三手煙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