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的遺傳學家發現,和陌生人相比,好朋友之間擁有更多相似的DNA。從統計學角度看,無血緣關系的朋友之間,相似基因約為1%,和擁有共同曾曾外祖父母的第四代堂兄妹之間的一樣。這也從側面證實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在外人看來,1%或許不算什么,但在遺傳學上,這卻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币敶髮W人性實驗室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教授(Professor Nicholas Christakis)說道,這意味著科學家們甚至只需通過測試他們的DNA,就能猜測哪些人有可能成為朋友。這種測試比用于預測肥胖或者精神分裂癥風險的工具更精確。
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們分析了2000多個人的基因標記。結果顯示,朋友之間最相似的基因是味覺基因。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因為具有相似味覺基因的人容易被相似的環境吸引。比如,喜歡咖啡味道的人可能會頻繁光顧咖啡店,因為在這里更容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而控制免疫力的基因則恰好相反,與陌生人相當,朋友之間更可能擁有不同的防御疾病的病原。這可能是因為當朋友之間對疾病的抵抗力差異較大時,就有助減少彼此之間傳播疫情的可能性。
研究的合作者、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教授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說:“在整個基因組中,我們發現,平均而言,我們和朋友具有基因上的相似性。與陌生人相比,我們選擇做朋友的人通常與我們有著更多相似的DNA?!?/p>
研究人員對此解釋說,很有可能與人類的進化有關。在人類早期歷史中,天生適應相同的環境,以及有相似好惡的人,更容易形成一個群體。這種被稱為“功能親屬關系”(functional kinship)的特征,它可能由某些基因屬性控制,而這種基因屬性只在有人分享的時候才工作。比如說,那些都很怕冷的人,就更有可能互相幫助生火,讓彼此獲益。而歷史上第一個開口說話的人也會聚集一批有著同樣技巧的人,否則這種技能就是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