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醫改:院長公開選拔 放棄用藥養醫

          發布時間:2016-03-09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醫療一直是民生事業的重點,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醫療事業就一直在發展。2009年,自新醫改提出以來,國家就一直致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各省也積極響應,想出了許多醫改妙招。

        不再以藥養醫:

        政府補貼 三產“反哺”

        一位59歲安徽老人患有心臟病、糖尿病,老人醫療“賬本”里下降的藥費和醫療費,正是醫改的核心賬。“我一個月要用兩三支胰島素,以前每支250元,醫改后只要204元。以前每次住院要花四五千元,現在報銷完只要七八百元。”

        據本報統計,絕大多數省份在今年醫改新政中劍指高藥費,決心破除“以藥養醫”。截至日前,共有浙江、天津、黑龍江、山東、河北等至少12個省(區、市)試點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即不再靠藥品加價產生利潤。

        但是,醫院不“吃藥”之后,靠什么吃飯呢?為確保醫改真正讓患者受益,山東、北京等通過政府補貼的形式,將上漲的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也有的醫院開始吃起了市場飯。例如河南省成立鄭州人民醫院醫療集團,依靠保安、餐飲、物業等第三產業“反哺”醫院。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玲向本報表示,破除以藥養醫還需要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相配合。

        推行分級診療:

        越級就診 報銷受限

        “有病先到衛生院看,不用跑縣醫院,自己花不了幾個錢。”在青海省貴德縣河東鄉衛生院,正在輸液的閆維邦通過樸實的言語道出了醫改的重要方向——分級診療。

        閆維邦所在的青海省,自去年10月實行分級診療,到今年8月已經初見成效,三級醫療機構住院人次和醫保基金支出比例分別下降3.5%和2.6%,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別上升10%和6.5%。

        所謂分級診療,簡單來說就是小病到基層醫療機構看,大病才能轉診到三級醫院,病情穩定后再轉回基層。近期,有多個省份開始大規模推行分級診療。

        分級診療的要害在于醫保報銷比例:級別低的醫療機構報銷比例高于高級別醫療機構,避免患者扎堆大醫院。比如黑龍江省規定,從9月1日起,30種常見病在鄉(鎮)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報銷比例為95%;50種常見病在縣(市、區)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報銷比例為75%,在其他醫療機構報銷10%。甘肅省的規定更為嚴格,從8月起,甘肅省確定50個分級診療病種,私自越級轉診的將不予以報銷。

        院長去行政化:取消兼職 選拔產生

        醫院外部的改革如火如荼,內部的改革也開始動刀,主要方向是推進公立醫院去行政化。

        目前,各省份的措施主要有三個,一是政府領導不兼任醫院領導。例如山東要求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縣級公立醫院領導職務;已經兼任的,要在12月31日前辭去公立醫院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職務。二是建立醫院理事會。比如,陜西省6月出臺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意見,設立縣級公立醫院理事會,理事長人選由組織提名,理事會選舉產生。三是醫院領導選拔方式改革。例如,山東省在8月的新規中要求采取公開選拔、社會招聘等方式遴選院長,實行院長聘用制。

        對于今后醫改的方向,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要找到破解醫改這個世界難題的中國辦法,有兩個關鍵要素需要考慮。第一,醫改的目標、原則的全國統一,與實現目標的地方辦法要結合起來。第二,每一項醫改政策的頂層設計與實施評估要結合起來。下一階段應更加注重目標和結果管理,把醫改目標的實現納入領導的政績考核。

            精彩必讀
            ――致電影《老炮兒》劇組和國家廣電總局近日...
            餐館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給食品安全帶來潛在...
            近日,“十三五”醫改路線圖出爐,將會對中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鄂托克旗| 庐江县| 巴楚县| 琼海市| 延寿县| 巴塘县| 抚宁县| 洪泽县| 崇左市| 行唐县| 图片| 司法| 盐池县| 屏山县| 绿春县| 台东市| 四平市| 静乐县| 克东县| 定边县| 剑河县| 唐河县| 翼城县| 防城港市| 法库县| 碌曲县| 肥东县| 申扎县| 兴城市| 宁乡县| 盐城市| 丹巴县| 房产| 鄂托克前旗| 涞源县| 灵丘县| 泗阳县| 罗山县| 荆门市| 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