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習俗吃什么 4種習俗食物能養生

          發布時間:2016-10-08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盤點寒露的養生習俗

        1.登高習俗

        如果說白露時節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

        2.農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3.飲食習俗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寒露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癥。水果有梨、柿、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干、鼻燥、皮膚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癥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

            精彩必讀
            馬寶與牛黃、狗寶并稱為“三寶”,具有清熱解毒...
            據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晨介紹,天壇醫院建于19...
            近日,廣州地區一家醫院成功為患有再生障礙性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莆田市| 肇州县| 东阿县| 隆子县| 眉山市| 丰城市| 临江市| 江门市| 准格尔旗| 天峨县| 宣武区| 大冶市| 临海市| 泗阳县| 义乌市| 杭锦旗| 海原县| 甘谷县| 子长县| 饶平县| 赣州市| 同心县| 宁明县| 屯留县| 子长县| 金寨县| 武功县| 安图县| 永寿县| 黑山县| 平舆县| 泸水县| 巴彦淖尔市| 高雄县| 哈尔滨市| 仁化县| 边坝县| 葵青区| 连山| 本溪|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