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能防很多癌走對功效加倍

          發(fā)布時間:2016-12-28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幾率降低30%;美國《關節(jié)炎和風濕病》雜志報道,與跑步相比,走路對關節(jié)損傷小,能延緩關節(jié)功能衰退;國內外權威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堅持快走能有效預防糖尿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認知障礙等。

        簡單的走路為何有這么多好處呢?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yī)學系教授陸一帆表示,長時間、有節(jié)奏、速度相對較快的走路,之所以能改善健康在于六方面原因:消耗熱量,利于控制體重;促進下肢靜脈回流,保護心臟;鍛煉身體協(xié)調能力和平衡感,延緩衰老;活動筋骨,疏通淤滯脈絡;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 使疲憊的大腦放松,恢復精力。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曹建民補充說,按正確姿勢行走,能帶動人體13塊大肌肉群同時運動,從而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最關鍵的是,走路是最安全的運動,老少皆宜。

        走對了功效加倍

        走路有這么多好處,但真讓它發(fā)揮實效,還得有五方面的講究:

        姿勢:不能太放松。曹建民指出,正確的走路姿勢應該是抬頭挺胸,目要平視,軀干自然伸直;收腹,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肢配合協(xié)調,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jié)奏感。

        速度:每秒走兩步。西安體育學院運動醫(yī)學教研室副教授茍波認為,快走應保證每次40分鐘~60分鐘。不少國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其實就是對鍛煉時間的量化處理,大概每秒走兩步。運動講究循序漸進,剛開始鍛煉的人可先走半小時,再逐漸延長時間。快走時,心率應維持在每分鐘120次~140次,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身體狀況較好的中老年人通過快走可能達不到出汗效果,這時可輔助慢跑,走跑結合,達到健身目的。

        時間:下午四點后。很多老人習慣晨練,但陸一帆指出,早晨濕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空氣質量不佳。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來說,早晨鍛煉可能誘使疾病發(fā)作。專家指出,下午4時以后和晚上是運動的最好時間,這時關節(jié)靈活,體力、肢體反應和適應能力最好,心跳和血壓也較平穩(wěn)。值得提醒的是,如選擇晚飯后走路,應在飯后半小時至睡前兩小時范圍內進行。

            精彩必讀
            據北京天壇醫(yī)院院長王晨介紹,天壇醫(yī)院建于19...
            正值國際甲狀腺術中神經監(jiān)測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在醫(yī)院開了藥方為什么要到醫(yī)院外的藥房取藥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永丰县| 洛扎县| 宝坻区| 观塘区| 安岳县| 任丘市| 普陀区| 贵州省| 临泽县| 凤山市| 桂东县| 鲁甸县| 横山县| 武山县| 湖北省| 大田县| 香河县| 海晏县| 蒲江县| 偃师市| 石城县| 灯塔市| 曲麻莱县| 屏山县| 鹿邑县| 辽源市| 盐津县| 全南县| 定西市| 三原县| 鹰潭市| 体育| 德兴市| 会东县| 家居| 普兰店市| 大埔县| 榆中县| 景宁|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