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藥品虛高價格,武漢、襄陽、鄂州試點實施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遴選54個規格的藥品,并將其通用名下的其他藥品一并納入帶量采購藥品目錄。試點地發揮批量采購優勢,量價掛鉤,公開招標采購、綜合評價,最大限度降低藥品價格。湖北要求,各試點城市帶量采購結果全省執行,全部在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上采購。中標企業按照“兩票制”要求遴選配送企業進行配送。
“最近每個季度都會遇到基藥目錄內藥品停產、漲價的情況。”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基藥目錄的藥物價格低、藥效好,但正是因為價格便宜,廠家逐漸停止生產,即便生產也會漲價。而且,有的廠家根本不接受議價,一副“你愛要不要”的架勢;一些外資藥、合資藥降價幅度偏小,但是臨床需求大,國內仿制藥投入不足、藥效偏低。
“不同層級的醫院,接收的病人、病情不一樣,收費標準也不一樣,不能搞一刀切,按一個標準考核。”武漢一位醫院院長坦言,醫改要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真正落實醫務人員待遇。“政府要加大投入,多做實際工作,不要把風險轉嫁給醫院單獨承擔。”
張晉也表示,看病支出是綜合感受,不是看哪一項費用下降;單純進行某一項改革,老百姓的獲得感還是不會明顯提高。湖北將繼續堅持政策聯動、綜合施策,通過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強化醫療服務監管等措施,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