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湖北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的醫療費用控制主要監測指標有24項,其中10項為公示指標。“之所以選擇這10項指標公示,是因為這些數據能直接反映出患者費用,也容易讓人看懂。”湖北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處長朱洪波介紹。迄今為止,湖北省衛生計生委已經公示了兩次全省14家部省屬醫療機構的控費指標;省內各地、市、州也陸續公示了各自轄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醫療費用控制指標。
張晉說,連續公開控費數據,既能讓老百姓看明白各家醫院到底有沒有真正在控制費用,也讓各家醫院之間走上良性競爭的軌道,從而更有動力降費。“公示制度,倒逼醫院采用適宜技術控制成本,只有這樣,才是醫院生存之道。”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楊國良說。
控費指標公示之后,衛生計生部門還對部省屬、市、州醫療機構開展了控費專項檢查和“回頭看”。
“我們將控費目標實現情況與公立醫院基建投入、公立醫院等級評審準入、新增床位審批、設備購置投入、重點學(專)科建設投入、財政撥款預算安排等掛鉤。”朱洪波說,對控費目標排名靠前的醫院予以優先考慮,對于達不到控費目標的醫院,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同發改、財政等部門根據情況核減或者取消資金補助。
胃病患者做腦部CT,過度醫療亟待整治
“我有一次到一家縣級醫院檢查時,發現醫院居然給一個胃病危重病人做了腦部CT。這明顯是過度醫療了。”張晉說,一個胃病病人不管病情如何嚴重,都不可能與腦有關系。“通過公示,讓普通百姓和媒體共同監督公立醫院的診療行為,倒逼醫院減少小病大治、大處方、大檢查等過度醫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