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部位摸的越多腎越好

          發布時間:2017-09-22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未標題-2.jpg

        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按耳窩

        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部位有心、肺、氣管、三焦等穴,按壓15-20下,直至此處明顯發熱、發燙。然后,再按壓上邊凹陷處。此部位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穴,同樣來回摩擦按壓15-20次。

        提耳尖

        用左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繞過頭頂,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處。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該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此處的穴位有神門、盆腔、內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關節以及肝陽穴、風溪穴等。

        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時按摩耳垂,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耳垂處的穴位有頭、額、眼、舌、牙、面頰等穴。

        推耳后

        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于兩耳后,沿翳風、瘛脈、耳殼后、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膚發熱。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養摩全耳

        雙手掌心摩擦發熱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復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經絡,對腎臟及全身臟器均有保健作用。

            精彩必讀
            國家認監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今日在京簽署《關...
            據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晨介紹,天壇醫院建于19...
            近日,一則關于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萬他維,在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体育| 临海市| 久治县| 平顶山市| 广州市| 兴国县| 厦门市| 大关县| 深水埗区| 青田县| 常山县| 资源县| 军事| 佛教| 东宁县| 常州市| 焦作市| 宜昌市| 马鞍山市| 陆河县| 尉氏县| 准格尔旗| 吕梁市| 扎囊县| 忻城县| 集贤县| 玉门市| 色达县| 缙云县| 县级市| 阿拉善左旗| 获嘉县| 拉孜县| 正镶白旗| 固始县| 延津县| 无棣县| 美姑县| 阿坝县|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