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0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19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正在研發的抗生素遠不足以應對多重抗藥性造成的感染與并發癥,且抗藥性增強的速度遠超抗生素的研發速度。
WHO報告指出,截至5月,全球共有51種抗生素和11種生物藥劑(biologicals)正在研發中。生物藥劑指的是取自天然資源的醫藥產品。該報告的作者之一貝爾(Peter Beyer)指出:“用生物制品取代抗生素或可助解決抗藥性問題。”
報告稱,潛在的新藥實際上遠遠不足。首先,因為僅33種還在研發中的抗生素針對的是重點病原(priority pathogens),能治療臭蟲感染。但僅8種是創新性療法,其它25種則是現有抗生素的變種,其僅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因為預計細菌很快就會適應這些藥物并對它們產生抗藥性。
WHO目前已公布了12種對人體等健康構成重大威脅的抗藥細菌群落,包括假單胞菌屬、腸道菌、不動桿菌屬等。肺結核病患至少需服用3種抗生素,但目前只有7種新藥在進行臨床實驗,故WHO警告,肺結核療法的選項不久將嚴重受限。
報告指出,肺結核每年在全球導致25萬人死亡,只有52%的病人得到成功治療,目前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抗藥性結核。WHO全球肺結核項目負責人拉維格里奧內(Mario Raviglione)說:“要想消滅肺結核,每年至少需投入超過8億美元的研發資金。”
世界衛生組織還指出,口服抗生素藥品的研發過少。貝爾說,為了讓更多中低收入國家獲得抗生素,有必要研發更多的口服抗生素藥品。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