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紅豆蔻、草豆蔻三種藥材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5-01-09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白豆蔻、紅豆蔻、草豆蔻三藥雖然是藥用姜科不同品種植物的果實或種子,但氣味均屬辛溫,入脾胃二經,都具有化濕散寒止嘔的作用。所以,臨床上用于治療寒濕阻滯中焦,胸悶不暢,脘腹脹滿疼痛,嘔惡欲吐,大便不爽,口淡黏膩等癥,三者均可選用,但因其性能有強弱程度的不同,臨床上應用則各有特點。草豆蔻辛溫香燥,燥濕散寒力勝,善于燥濕健脾,適用于寒濕郁結中焦之癥。白豆蔻芳香氣清,偏于行中上焦一切寒濕氣滯之癥;紅豆蔻辛熱,無行氣作用,長于溫胃散寒,燥濕醒脾。


        1.草豆蔻

        辛溫芳香,其氣燥烈,入太陰、陽明,善于燥濕化濁,溫中除寒,開郁化食,治療中焦寒濕郁結,脘腹脹悶,胃脘冷痛,氣逆嘔吐等癥;對于脾胃虛弱,濕郁寒滯,胃脘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等,宜與木瓜、烏梅、益智仁等同用;用于胃痛,常與木香、香附、砂仁等藥配伍。但其本品溫燥傷陰之品,陰虛之體,則非所宜?!侗静菥V目》曰:“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咸,脾胃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并能助脾熱,傷肺損目。”


        2.白豆蔻

        辛溫芳香,其氣清爽,長于行氣溫中化濕,尤善行中上二焦濕濁阻滯,故本品多用于脾胃虛寒,濕困脾陽,以及濕溫等。如治脾胃虛寒、氣逆于上,胸腹滿悶、不思飲食、反胃嘔吐等,常與砂仁、丁香、生姜等藥同用;治濕困脾陽、胸脘痞滿、食欲不佳、肢體困倦、口黏不渴、苔厚白膩等癥,常與藿香、厚樸、石菖蒲等化濕行氣藥同用;治濕溫病,濕邪偏盛、身熱不揚、發熱汗出、頭痛身重、胸悶不饑、口不渴或口甜,苔濁膩等,常與薏苡仁、杏仁、厚樸、滑石等藥同用;若熱邪偏盛者,則可配伍黃芩、連翹、竹葉等清熱化濕藥同用。

        白豆蔻含揮發油,其中主要成分為右旋龍腦及右旋樟腦?,F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有芳香健胃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制止腸內異常發酵,驅除胃腸積氣及止嘔等作用。《本草正義》曰:“白豆蔻氣味皆極濃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種清徹冷冽之氣,隱隱然沁入心脾,則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氣,亦與其他辛升者,絕不相同?!?/p>

        此外,用本品三分,分數次含于口中,緩緩咀嚼,既助消化,又除口臭。從而為白豆蔻化濕行氣作用提供了一定理論依據。


        3.紅豆蔻

        系高良姜的果實,其辛性熱,偏于走里,但無芳香行氣之作用,以溫中散寒、醒脾燥濕擅長。如水瀉霍亂,脘腹絞痛,常與藿香、香薷、木瓜等藥同用;胃寒冷痛,嘔吐清水,宜配伍半夏、生姜等藥同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湾县| 南康市| 抚宁县| 克山县| 石楼县| 新闻| 孝感市| 定西市| 霍州市| 正安县| 阿瓦提县| 枣阳市| 汝州市| 铜梁县| 简阳市| 清原| 西充县| 城固县| 祁阳县| 色达县| 通化县| 扬州市| 定州市| 尉犁县| 垫江县| 达拉特旗| 香河县| 尼玛县| 安仁县| 临猗县| 思南县| 苍南县| 康乐县| 土默特左旗| 昂仁县| 阿拉善左旗| 德安县| 日喀则市| 通州区| 双江| 嘉善县|